不少人剪指甲都喜歡沿著手指(腳趾)的弧度剪成圓圓的形狀,貼著肉把指甲剪得很短,尤其是很多媽媽覺得孩子的指甲這樣才衛生安全又美觀。但讓人疼痛不堪、指甲紅腫發炎流膿的甲溝炎卻很可能就是這種剪指甲的習慣引起的。為什么剪個指甲竟可導致手指(腳趾)感染發炎?為什么指甲會往肉里長?甲溝炎到底是什么?如何預防和護理?本期由廣東省中醫院皮膚外科主任康旭教授來為大家解惑。
(資料圖)
甲溝炎:
小小指甲里的“麻煩精”
甲溝炎是指甲周圍軟組織發生的急性、亞急性或慢性炎癥,手指、腳趾都可能發生。其主要表現為指甲甲盤內一側或者兩側的局部紅腫,并有明顯的觸痛,嚴重的可看到膿性分泌物,有的還會有肉芽組織增生。
通俗來講,甲溝炎其實是甲床邊緣或是甲縫受到損傷,隨后激發細菌感染,常見的細菌有金黃葡萄球菌、化膿性鏈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等,感染后會引起皮膚腫痛,形成急性或慢性炎癥。若急性甲溝炎處理不當,就會轉化成慢性,反復感染。
日常護理指甲這么做
1.指甲勿剪太短。讓指甲能夠蓋住皮膚,指甲長度超過手指邊緣為宜;指甲側邊的部分尤其需要注意,不可太短;
2.選擇舒適的鞋子。少穿尖頭鞋、窄頭鞋,多穿透氣的、舒適的鞋子;
3.少涂指甲油。指甲對于皮膚而言是屏障和保護,最好是保持其自然狀態;
4.對于小孩子來說,父母在幫孩子剪指甲時不要將兩側剪得太深太短,也要注意改正孩子咬指頭的習慣;
5.老年人要注重手腳的清潔,若皮膚干燥可涂抹潤膚油減少皮膚開裂,以免通過傷口造成細菌感染;
6.特定職業的人群,要注意在長期浸水的情況下戴好手套,若存在創傷要及時處理。
日常這些小習慣都可招致甲溝炎
十指連心,甲溝炎帶來的疼痛是妥妥的“大boss”級別。為什么剪個指甲會招來甲溝炎呢?
康旭表示,引發甲溝炎的原因有多種,一是嵌甲,即指甲往肉里長。有部分情況是指甲修剪不夠仔細,指甲兩側留下一小部分尖尖的邊緣,當這部分指甲長長后,便容易嵌進肉里。另一種是平時指甲修剪過度,把指甲剪得太短,指甲周圍的軟組織(即指甲兩側的肉)便會慢慢地往上方長,占據了指甲的部分“地盤”,指甲長不出去,便會卡在肉里。二是指甲周圍存在倒刺。若撕咬倒刺或修剪不當,就會造成手指或腳趾的損傷,在皮膚屏障受損的情況下,就可能會引發細菌感染。三是穿鞋不當。如高跟鞋、尖頭鞋等鞋頭較窄的鞋子會擠壓腳趾,刺激指甲往肉里長。四是意外受傷。比如打球時碰撞、踩傷指甲等,都有可能造成指甲周圍損傷。四是啃指甲。將指甲啃破、撕爛指甲等都會造成甲部創傷。
此外,有些特定人群也容易發生甲溝炎。一是肥胖人群。因體重的壓力較大,甲周壁易受損;二是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受損易引起繼發感染。三是部分職業人群,如廚師、清潔工等手指腳趾需要長期浸泡在水里,也更容易發生細菌感染。建筑工人、農民等重體力勞動人群,容易存在指甲擦傷、劃傷,細菌便會從創傷口入侵。
塞棉花對付甲溝炎靠譜嗎?
康旭提醒,甲溝炎不只是疼,如果處理不當,復發率高達70%到80%,若長期嵌甲,還會影響指甲的發育和美觀。甲部軟組織的感染、積膿、紅腫,嚴重時甚至會導致骨髓炎,所以不要輕視這個小問題。
針對甲溝炎的不同癥狀,有不同的治療方法。網上流傳不少對付甲溝炎的辦法,比如在指甲處塞棉花、使用正甲貼等,靠譜嗎?康旭說,塞棉花雖然能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但在指甲嵌進肉里的情況下,使用棉花需要小心。很多生活中使用的棉花并不是醫療消毒棉,仍然存在細菌,會讓創面有繼發感染風險。同樣地,正甲貼在原理上是可行的,但在使用和操作中存在一定的難度,不容易固定,效果欠佳。因此,若存在手指(腳趾)突發甲溝炎、嵌甲反復的情況,還是要及時前往醫院就醫。
在臨床治療中,若是甲溝炎早期癥狀不嚴重的,可以搽消炎藥膏或碘伏,阻止進一步感染。如果指甲已經存在嵌甲,就需要立即修剪。雖然拔甲不是首要方式,也無法從根本上消除后患,但如果紅腫嚴重、甲下存在較多膿性分泌物,則需要前往醫院拔甲。但是,拔甲一時“爽”,嵌甲卻依然,怎么辦?當拔甲無法解決問題時,也會采取甲周壁修復手術,讓甲兩側的周壁“變淺”,指甲得以蓋在皮膚上,而不是嵌入肉里去,術后兩個星期左右即可恢復。
策劃/曹騰、溫俊華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潔瑩 見習記者徐依勵 通訊員查冠琳(署名除外)
解惑專家:廣東省中醫院皮膚外科主任康旭 主任醫師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