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珠江兩岸,廣州白鵝潭產業金融服務創新區、廣州民間金融街、廣州國際金融城等重要金融功能區已初步建成,見證了廣州金融十年發展的輝煌歷程。如今廣州金融活力競相迸發,吸引了國有大行、全國性金融市場交易平臺、廣東股權交易中心等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入駐,廣州期貨交易所注冊落地并揭牌運營,更是實現國家級金融基礎設施歷史性突破。
過去十年來,廣州金融系統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務,扎實推動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金融樞紐,建設較為完善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為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和“四個出新出彩”提供了關鍵支撐。
目前廣州金融業總資產超過10萬億元;自2019年以來金融業已成為廣州市第四大支柱產業;2021年金融業稅收收入520億元,占總稅收比重為9.0%……一組組翔實的數據,彰顯著廣州金融發展的硬實力。
【資料圖】
隨著廣州金融的崛起,實體經濟發展有了充沛“活水”。十年來,廣州市大力開展產融對接活動,引導銀行機構加大對重點項目、中小微企業及“三農”等重點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廣州市本外幣貸款余額增速長期保持兩位數增長。
珠江新城。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莫偉濃
為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廣州市出臺創新舉措,建立財政支持的普惠貸款風險補償機制和市場化轉貸服務機制,截至2022年5月末,普惠機制下各合作銀行累計投放普惠貸款794.3億元、32萬筆,共惠及廣州地區小微市場主體11.1萬余戶,戶均貸款56.5萬元,加權平均利率為5.21%。轉貸服務中心2022年度合計完成轉續貸業務3112筆,金額共73.94億元。保險資金在穗投資余額累計超過7700億元,有力支持了廣州經濟轉型、產業升級。
十年來,廣州市金融改革創新不斷取得重大突破。先后獲批包括 “南沙金改15條”、國家級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跨境理財通、QDLP(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試點、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試點、數字人民幣試點等,FT賬戶在廣東率先落戶南沙并向全市科創企業推廣,成為全國獲得區域金融改革創新試點最多的城市之一。
十年來,通過改革成立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全面履行對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商業保理公司等地方金融機構的監管職能;設立全國第一家地方金融風險監測防控機構——廣州金融風險監測防控中心等舉措,廣州地方金融監管與金融風險防控成效顯著。此外,廣州市陸續制定涵蓋市場、平臺、機構、人才、環境、監管、服務等領域系列政策文件,形成多層次、廣覆蓋、特色鮮明的金融政策體系。《關于支持廣州區域金融中心建設的若干規定》實施以來,累計支出金融發展專項資金超20億元。
案例分析
長堤金融街十年蝶變特色產業園
“十里洋場”長堤一帶是現代金融發源地。近十年,地處長堤的廣州民間金融街已經從騎樓下的連片小鋪面搖身一變成為千年商都中心區域的金融街園區,讓長堤再度回歸金融本色。
長堤西堤“黃金岸線”。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莫偉濃
2012年啟動建設的廣州民間金融街,是內地首個為中小微企業和居民個人提供融資借貸服務的民間金融街。“立足小微、扶持實體,做細做實普惠金融文章,是廣州民間金融街的發展宗旨。”廣州民間金融街黨工委副書記、金融街管委會主任周芳表示,廣州民間金融街圍繞“一核四極”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即以服務實體經濟為核,機構集聚、風險防控、金融創新、對接灣區四極驅動,為廣大企業和個人提供債權融資等全方位金融服務。
十年來,園區地方金融組織不斷推出新產品,成功設計各類融資產品200余種,累計為超100萬戶三農、中小微企業、個人提供融資超5000億元,較好地發揮了地方金融組織對銀行業在普惠金融領域的“補位作用”。
如今,長堤街區鱗次櫛比的騎樓舊貌換新顏,民間金融街也不再只是“街”。近十年,800米的老街擴展為規劃范圍達59公頃的特色產業園區。星寰國際商業中心、麗豐國際中心等一棟棟超甲級寫字樓為金融、總部經濟等高端服務業集聚提供了系列優質載體,吸引了萬達集團、中國平安等知名企業投資入駐,民間金融企業也從園區建設之初的30家變成了752家。園區金融業增加值、稅收、融資額均逐年提升,2021年實現稅收約為建設首年的20倍,經濟效益實現巨大飛躍。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規劃綱要》發布以來,廣州民間金融街園區與港澳地區經貿合作不斷深化,大豐銀行等港澳金融企業紛紛選擇在金融街設立總部,推動海珠廣場片區建設大灣區總部經濟集聚區、國際大都市文化金融CBD和老城市新活力最佳展示區。周芳說:“希望未來能吸引更多灣區總部企業,通過金融來服務好他們,讓他們在片區內獲得更好的發展。”
未來,廣州民間金融街將與海珠廣場片區實現一體化發展,助力大灣區總部經濟集聚區建設,在載體優化、產業融合、風險防控等方面再升級,以建設“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區”為契機,深入推進“金融+產業”融合。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許曉芳、林曉麗、王楚涵
通訊員:穗商務宣、張光榮、張展維
一圖統籌:黨建軍、徐梅花
一圖文案:王楚涵
一圖制作:陳雅詩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