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近日,一養老服務中心回函廣州白云法院,稱法院發出的關于完善養老機構建設、充分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的司法建議,為規范其中心的管理工作、維護老年人生活秩序、提高老年人的歸屬感和幸福感提供了重要參考,并表示感謝。
究竟是怎樣的司法建議呢?
案情回顧:養老院老人懷疑東西被鄰居偷起訴索賠
(資料圖)
馬某與何某儀住在同一養老服務中心,互為鄰居。期間,馬某懷疑何某儀偷竊其放在門口的物品還拒不承認,訴至法院請求賠償。
法院依法展開調查過程中發現,馬某居住的房間及走廊門口附近未安裝監控,無法查實馬某所陳述的情況。
本案雖然是發生在兩位老年人之間的財產損害賠償糾紛,但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現該養老服務中心在安防系統建設、維護老年人生活秩序及提供心理疏導等服務保障中存在一些問題,極易誘發老年人權益保障糾紛。
法院梳理總結并發出司法建議
為此,白云法院向養老服務中心發出司法建議。
1、根據老年人間的親疏遠近安排住所,營造友好和睦的生活環境。
一般情況下,老年人居住的房間是相對固定的,但如果鄰近居住的老年人之間存在矛盾,則因其見面的幾率較大而彼此間再次產生沖突的可能性也比較大,不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對老年人生活秩序進行維護。
因此,建議在老年人之間存在較大且暫不可調和矛盾的時候,可在征求當事老年人意愿的基礎上,適當調整老年人之間的居住房間距離,減少碰面的幾率,降低再次發生矛盾的可能性。同時,如果將關系較為親近友好的老年人安排在較為鄰近的房間居住,也有利于老年人之間增加溝通交流。
2、在走廊等老年人公共活動區域安裝攝像頭,完善智慧安防系統建設。
一方面是方便養老服務中心的管理,可以在第一時間掌握老年人的動態,如果發生老年人暈倒、摔傷等突發情況,也能第一時間作出反應;另一方面是如果發生糾紛,都可以通過監控錄像查實矛盾發生的真實情況,避免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為矛盾糾紛的化解提供堅實基礎。
3、引入心理咨詢服務,為高品質的老年生活保駕護航。
隨著年齡增長,許多老年人身體機能下降,甚至備受疾病折磨,心理負擔增大,加之子女不在身邊,思親情緒未能得到有效疏解,容易引發心理健康問題。引入心理咨詢服務,為老年人提供心理疏導,有利于幫助老年人排解心理的苦悶,緩解生理上的痛苦,提升老年人在養老機構養老的歸屬感和幸福感。
針對法院發出的司法建議,養老服務中心回函稱,針對本次糾紛已進行調處,并在院區內安裝監控設備,完善安防系統建設。同時,積極與社服中心協調,安排工作人員上門為老人提供心理疏導,有計劃地開展各類文娛活動,豐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打造舒適、宜居的生活環境。
法律知多D:何為司法建議?
司法建議是人民法院實現審判職能的一項重要舉措,同時也是人民法院堅持能動司法、司法為民,依法延伸審判職能的重要途徑。
本案中,人民法院針對審判中發現的有關老年人權益保障方面存在的問題,從司法的視角提出改進和完善建議,旨在引導全社會弘揚“尊老、愛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共同建設 “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養”的和諧環境,對充分發揮司法審判職能,為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駕護航,推動社會治理精細化、品質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章程 通訊員:云法宣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