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在黑暗的世界里是什么樣的?9月16日,十幾位廣州市民蒙上眼睛,當了一回“視障人士”。戴上眼罩,日常簡單的上下樓梯似乎都變得有些艱難。蒙上眼睛后,體驗者小心翼翼、神情緊張地慢慢挪動腳步,生怕踩空或摔倒。原本1分鐘就能走完的路程,蒙上眼睛可能要花10分鐘。
(資料圖片)
那么,視障人士平時該如何更好地出行和生活?一根盲杖或一只導盲犬其實就是他們最大的依靠。據統計,全國視障人士超過1700萬,其中,廣東省視障人士超過70萬。但現階段,全國正在服役的導盲犬不到200只。
什么樣的犬種適合成為導盲犬?培養一只導盲犬要多久?要花多少錢?16日,記者走進廣州導盲犬學校,走近這群視障人士的“指南針”。
犬種有要求:拉布拉多尋回犬、德國牧羊犬等最適合做導盲犬
在海珠區石崗路,廣州導盲犬學校新校舍就藏身在石溪碼頭旁一棟小樓中。犬舍、訓練室、辦公室……干凈溫馨的環境、耐心專業的工作人員和幾只訓練有素的預備導盲犬和退役導盲犬共同組成了導盲犬學校。
怎樣才能成為一只合格的導盲犬?
“導盲犬的選拔和培訓都有著嚴格的標準。”廣州導盲犬學校校長李苑甄告訴記者,能否成為一只合格的導盲犬,可能從小狗出生那一刻就注定了。合格導盲犬需要滿足性格溫馴、服從性高、愛好工作、喜歡人等條件。“例如,有的犬只生性活潑好動,有的犬只害怕汽車鳴笛等嘈雜的聲音,這些犬只都不太適合作為導盲犬。”
除此之外,導盲犬還要通過“出身審核”——犬只父母等需滿足數代內都沒有襲擊人的歷史記錄的條件,才有機會成為導盲犬。據介紹,從多年的經驗看,拉布拉多尋回犬、德國牧羊犬等犬種,都是較為理想的導盲犬犬種。
過關通過嚴:今年10月3只導盲犬有望畢業
除了先天條件好,導盲犬還要層層闖關,經過幾十項嚴格的科目訓練,通過“考試”熟練掌握技能。此后還要在訓練師的指導下,與適配的主人磨合訓練,相互增進了解和信任,最終能夠實現引導視障人士安全出行。而整個過程可能超過1年。
據工作人員介紹,大部分出生2個月到1歲的導盲犬,將被送到寄養家庭生活并進行社會化訓練。在寄養家庭,導盲犬將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不能上床、不能吃桌上的東西,并跟隨寄養家庭盡可能地體驗進入更多公共場所;1歲或2歲的導盲犬,就要開始進行引路訓練及配合視障人士共同訓練。最后,導盲犬還需通過畢業考試和蒙眼測試之后,才能正式畢業。數據顯示,每年大約只有20%的導盲犬能夠通過考驗,成功“上崗”。
記者注意到,在導盲犬學校的墻上,掛著學校8只導盲犬的生活記錄——包括其喂食、排便、洗澡等情況都一一詳細記錄,李苑甄告訴記者,而10月份,Fay、Iris、Faith三只導盲犬有望一起畢業,成為一只合格的導盲犬,走上工作“崗位”,完成自己的使命。
培養成本高:培養一只導盲犬需花20萬元,社會捐贈為主要經費來源
據介紹,從配種到寄養、再到通過訓測試,想要培養一只合格導盲犬,一般要花費超過20萬元。雖然培養一只導盲犬的成本不菲,但是導盲犬的成本并不會完全“轉嫁”至其所陪伴的視障人士身上。
據介紹,視障人士使用導盲犬是完全免費的,申請導盲犬服務的視障人士只需要承擔導盲犬的日常生活開銷即可。記者獲悉,2020年11月起截至目前,廣州導盲犬學校正在為8位視障人士提供導盲犬服務。
培養導盲犬的費用不低,這些年來,免費的導盲犬服務的提供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愛心支持和捐助。而這些涓涓暖意,不但讓導盲犬“練習生”的生活有了保障,也更堅定了培訓師的信心。
“對視障人士來說,導盲犬不僅僅是協助自己安全出行的伙伴,更是慰藉自己的一束光,這份特殊的情感是其他事物無法取代的”,據捐贈方有關負責人介紹,未來他們將持續踐行初心,改善導盲犬的訓練和生活條件,為視障人士的“可視化”提供更多支援與幫助。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賈政、許曉芳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莫偉濃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