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凌晨2時30分許,氣溫寒涼,南沙區綜合行政執法局8名執法人員卻在此時開始上班。原來,據群眾提供的“黑燃氣”線索,執法人員歷經近半月“便衣便車”晝伏夜查、蹲點守候后,基本摸清了“黑燃氣”非法交易情況后,迅速開始了執法行動。
在南沙街大涌村附近的銀灣路,執法人員已經就緒。約半個小時后,2輛外觀十分破舊車廂封閉嚴實的車相向而行,會車停下。執法人員推斷,這2臺車分別是“送貨”和“接貨”的“燃氣黑車” ,執法車迅速包抄圍堵,2臺目標車輛司機見執法車輛突然出現,快速逃逸。現場檢查發現103個多種規格的“黑氣瓶”裝滿整個車廂,絕大多數為過期報廢瓶。執法人員依法將103個“黑氣瓶”作暫扣處理,并連夜將“黑氣瓶”安全轉移再做立案調查。“黑氣瓶”為何不能使用?南沙區綜合行政執法局三級高級主辦蔡勁松表示,過期報廢燃氣瓶的危害很大,劣質鋼瓶通常存在易泄漏、易爆炸等安全隱患,其中焊接縫問題和劣質閥門易引起液化氣泄漏,瓶體耐壓質量問題易引起爆炸。
據了解,2021年12月份以來,南沙區綜合行政執法局開展冬春季城鎮燃氣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執法行動,突出商住混合體建筑、商業綜合體建筑及餐飲場所、出租屋直排熱水器、涉燃氣管道第三方施工工地、黑氣黑車黑點、燃氣燃燒器具等執法重點。截至2022年1月14日,排查使用燃氣的商住混合體建筑和餐飲店1063處、出租屋1167間、燃氣經營企業及站(場)9家次、便民服務部69家次,整改安全隱患412宗,拆除直排式熱水器127個;檢查各類涉燃氣管道施工工地162個次,督促工地簽訂燃氣管道保護協議3份、制定保護方案3份。檢查燃氣使用場所2308家次、燃氣運輸車輛63臺次,暫扣黑氣瓶166個,對各類燃氣違法行為立案53宗。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賈政 通訊員 成廣聚 黃正亮 鐘麗霞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楊耀燁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