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的2020年全國兩會即將在北京召開。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楊元慶將圍繞建設新一代互聯網醫療健康平臺、推動新基建和智慧經濟建設、加強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助力脫貧攻堅等,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提交六份議案。
如何鞏固中國疫情防控成果,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如何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強之時,恢復經濟增長、鞏固“中國制造”?楊元慶在接受記者書面采訪中談到,突發的疫情讓人們思考許多事情,全球疫情戰“疫”任重道遠。
楊元慶稱,中國近年來持續推行“互聯網+醫療”,在優化醫療服務流程、推進分級診療、加強健康管理、建立衛生信息平臺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但信息技術與醫療健康的深度融合還不足。
他建議,加快建設覆蓋“家庭+社區+醫院+科研機構”的新一代互聯網醫療健康平臺,依托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打破醫療健康領域現有行業條塊壁壘,實現家庭端、社區端、醫院端、科研端數據共享,為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
如何更好地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楊元慶認為,穩住經濟基本盤,既是保障民生、恢復經濟增長、應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的要求,也是未來中國經濟在全球價值鏈上實現“產業躍遷”、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穩住經濟基本盤需要在供給側和需求側同時發力”。
在供給側,楊元慶稱,應大力發展以“新基建”為基礎的智慧經濟,穩定全球供應鏈產業鏈,以實現“中國制造”的“產業躍遷”。
他建議,要從加大新基建力度、加強市場政策引導、加快構建應用生態和加速培育復合型人才等四個方面,提升“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能力,從而推動制造業持續創新發展。其中,要支持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各地工業互聯網、5G、智慧城市等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公共服務能力;要加強新學科建設,適當增加相關專業招生名額,同時加大高端人才引進力度,實現產業人才集聚。
他還提到,針對新一代信息技術引發的數據安全問題,要加強企業在數據安全保護方面的意識和管理;還需要完善數據控制和流通規則,明確界定數據流通過程中各方的責任和義務,保障數據的有效利用,從全生命周期角度對數據面臨的安全問題進行規制,以推動智慧經濟快速發展。
在需求側,楊元慶稱,應當繼續大力促進信息產品消費,拉動內需,以實現國內消費升級。
智能設備在中國的滲透率有很大的提升潛力。他認為,在抗擊疫情中,無論是在線教育、在線醫療、在線辦公還是在線零售,都離不開PC、智能手機等“居家生產力”設備產品。因此,可綜合采取多種財政、金融和稅收政策,鼓勵、支持企業和家庭的信息產品消費需求,加快升級換代步伐,這不僅可以提高“居家生產力”,支撐遠程辦公、在線學習等,而且把新型基礎設施延伸到家庭,促進社會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
楊元慶多年來持續關注教育信息化。2017年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的他曾提出“以信息化手段有效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的建議。
2020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楊元慶表示,教育在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中,有著基礎性和持久性的作用。他建議將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國家“新基建”重點,著眼教育事業長遠發展,繼續加強教育信息化基礎建設,強化教育信息化的大規模供給能力,消除貧困及邊遠地區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瓶頸。
他稱,還應進一步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保障貧困學生擁有基本信息化學習工具,“讓孩子不管在哪里,都能享受到科技的福利,獲得優質教學資源,看到更遠的世界。”(記者 杜燕)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