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公共環境的無障礙建設,要充分考慮特殊人群、老人、兒童的需求。
大洋網訊 近日,《廣州市無障礙環境建設發展規劃(2021-2035)征求公眾意見稿》(簡稱《征求意見稿》)征求公眾意見。此次《征求意見稿》致力于將廣州打造成全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標桿城市。與以往相比,《征求意見稿》致力于讓所有人都能更安全、方便、舒適地使用所有無障礙設施,讓舒適的無障礙出行成為常態,讓無障礙文化成為城市的主流文化。
(資料圖)
根據《征求意見稿》,到2025年,廣州新建城市道路無障礙設施覆蓋率需達到100%,新建公共建筑無障礙設施覆蓋率需達到100%。
根據計劃,到2025年,廣州將資助4558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居家適老化改造,完成1萬戶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到2035年,全市符合條件且有意愿的老年人家庭完成100%改造,符合條件有意愿的殘疾人家庭完成100%改造。
記者注意到,《征求意見稿》提出居住區室外活動場所內設置可供老年人相聚的交往空間,并應在兒童活動場地周邊設置可供老年人休息的座椅,也可將老年人健身活動器械與兒童活動場地結合設置,形成與兒童共處的戶外活動場所。
隨著15分鐘生活圈逐步建成,《征求意見稿》在此基礎上提出構建“無障礙”的15分鐘生活圈,根據老年人、兒童的高頻活動范圍及特點布局日常設施圈。如老年人日常設施圈應以菜市場為核心,與綠地、小型商業、學校及培訓機構等設施臨近布局;而兒童日常設施圈,則應該以各類學校為核心,與兒童游樂場及培訓機構等設施高度聯系。
在推動廣州無障礙環境建設時,《征求意見稿》提出分區分時分類建設的策略。
如在殘障人士高度聚集的區域以及老年人幼齡兒童等人群高頻活動區域,設置無障礙核心建設區。重點對存量居住建筑、公共服務設施、道路、信息系統等進行無障礙改造,并重點完善社區康園站、社區飯堂、殘疾人康復機構等無障礙社區生活圈,完善適老適幼社區設施。
在老年人集聚、老齡化程度高的地區,設置適老化重點建設區。重點對存量居住建筑、公共服務設施、道路、信息系統等進行適老化改造。重點完善日間照料中心、長者飯堂等適老化社區生活圈,根據情況完善無障礙和適幼社區設施。
在兒童、青少年集聚地區,設置兒童友好營造區,重點對新建空間進行兒童友好型設計建設,對存量空間進行基礎性無障礙改造。重點完善嬰幼兒托管中心、兒童活動設施等兒童友好型生活圈,適當完善無障礙和適老化生活圈。
市場主體參與無障礙建設 或能獲得專項資金獎勵
無障礙環境建設,鼓勵各方主動參與。為此,《征求意見稿》提出推動建立無障礙建設容積率獎勵制度。將無障礙環境建設納入建設項目的容積率獎勵制度體系中,突破傳統建設項目依賴后續監督、改造和補建局限。使無障礙環境建設從被動建設向主動激勵轉變,使無障礙設施建設從滯后補救向全項目周期融入轉變。
同時,探索建立專項資金激勵制度。由市政府統籌設立專項資金,鼓勵市場主體參與無障礙環境建設和改造。凡是通過無障礙設計評估的特定建筑物,可以從專項資金庫等獲得低利息的融資,針對主動對住房進行無障礙改造的個人和住房供應商,可允許獲得一定金額的額外抵押貸款,并且可以為特定設施提供額外的資金。
此外,《征求意見稿》還將探索無障礙改造費用納入稅收專項附加扣除。對于市場主體改善無障礙環境及購買某些自適應無障礙設備產生的成本,進行一定比例的稅收抵免。針對個人來說,符合標準的困難家庭,改造無障礙住房的費用,可按照一定比例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賈政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