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成都一男子因女朋友害怕走夜路,特意在她晚上回家必經之路的墻面上作畫登上了短視頻平臺的熱搜。4月25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聯系到了該名為女友在墻上作畫的張先生,他告訴記者:“因為自身就是從事墻繪方面工作,當時就想著晚上女友路過這面墻的時候看到有趣的畫能夠分散她的注意力,緩解她自己走夜路回家害怕的心理。”
張先生表示,居民、街道辦了解到他的想法后都對此非常支持,為了方便他作畫還為其將墻面進行處理。
張先生為女友“畫一條街”的行為也引來了眾多網友的羨慕,紛紛表示“這是什么神仙愛情!”“技術系愛情”“也想要一個會在墻上畫畫的男朋友”。這種浪漫的行為也使得墻繪這種藝術再次走進了大眾視野。
記者了解到,墻繪是一種倡導文明、宣傳公益、健康運動、綠色環保、宣傳新城市文化、推動城市品牌建設以及幫助城市提升品牌形象的新形式。現如今很多城市把墻景美化作為支持城市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一項行之有效的載體,與改善美化城市街景結合起來,把城市的形象品牌有效融合。
不僅如此,當下已經有很多年輕人開始靠著在街頭墻繪養活自己,逐漸在國內成為了一種固定的職業。就拿張先生所在的成都地區而言,“目前成都的墻繪工作者大概已經達到幾千人的規模了。”張先生表示,在業內一般都把這種職業叫做墻繪師或者是涂鴉藝術家,但他們大多數更傾向于前者的稱呼,“因為在圈內,在沒成名之前一般不喜歡叫自己藝術家。”張先生笑著告訴紫牛新聞記者。
“因為我本身大學就是學美術相關專業,所以從大學開始就會接一些在墻上作畫的兼職,到現在已經做墻繪接近十年了。”張先生告訴紫牛新聞記者,他畢業之后曾經有一段時間是在布面上創作,后來覺得在街頭墻面這種能夠被更多人看到的地方作畫會更有意義,便開始更多地從事墻繪師的工作。
張先生說,現在隨意在街頭涂鴉的行為在圈內已經很少見,基本上是工作需要,“有時候政府會邀請我們去他們當地作畫,所以對于在街頭作畫不會受到什么限制,我們都會在開始創作之前跟相關單位報備。”
據了解,由于受到天氣或者是接單量的影響,張先生目前收入不是特別穩定,一個月最低的時候只有一兩千進賬,平均年收入在10萬元左右,而他創作一幅經過設計的墻繪周期大約在8—10天。同為墻繪師的侯先生告訴紫牛新聞記者,一幅墻繪按照墻面的大小收費,最低的時候一幅墻繪在一兩千元,最高總價能達到十幾萬元。“但是這種十幾萬的單子很難遇到,而且競爭十分激烈。”說到這里,侯先生無奈地嘆了口氣。
談到為何選擇墻繪師這份職業,“如果沒有優質的渠道,僅僅是始于對繪畫藝術的熱愛的話,選擇這份工作其實是挺難生存的,但是因為喜歡還是可以繼續堅持下去。”張先生表示,好在自己的女朋友和父母都非常支持他。
(圖片視頻來源:受訪者提供)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見習記者 徐韶達
校對?蘇云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