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3月23日上午,在廣州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廣州港航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一批貨值約600萬元人民幣、重約1.8噸的人血白蛋白制品,以“分送集報”模式憑出入庫單、核放單,經廣州海關所屬廣州白云機場海關關員驗核后,在綜保區卡口快速通行進入國內市場。
“分送集報”模式指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保稅場所內的企業,符合相應海關監管條件,向海關備案后,按次簡要辦理貨物進出區(場所)手續,一段時間內對所有進出區(場所)貨物匯總辦理海關進出口報關手續的一種便利化措施。在此種模式下,企業既可以提前合理規劃申報時間,提升資金流動性,又解決了貨物出區運費貴、耗時長的問題,對醫藥生物等對通關時效要求高的產業具有重要作用。
廣州白云機場海關關員在生物醫藥企業倉庫調研
廣州港航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計劃在“分送集報”模式下完成7批藥品的出區,再一次性集中辦理申報進口報關、繳稅等海關手續。“‘分送集報’模式的應用,既能夠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又降低了企業倉儲及物流運輸成本。據估算我們企業可節約物流成本近20%,提高物流效率1倍以上。原本需要跑6-7趟辦理,現在只要一次就能辦結。”據該公司關務經理陳素文介紹。
為進一步提升生物醫藥制品通關效率,廣州海關與地方政府、機場、航司、貨站聯合建立多方合作體系,在口岸設立聯合服務專窗,根據生物醫藥企業通關需求提供7×24小時綜合服務,推廣實施“兩步申報”“批次進出集中申報”等便利措施,建立醫藥品快速驗放“綠色通道”,為企業在機場“一站式”辦理相關業務,實現當天申報、當天通關。
廣州白云機場海關關員在生物醫藥企業倉庫調研
“保稅進口醫藥溫控要求高、容易產生損耗,海關主動創新監管模式,‘一企一策’安排查驗關員上門服務,在企業恒溫區實施 ‘外驗’,進一步降低了因頻繁開關柜門引起溫度變化從而導致藥品質量受影響的風險。”廣州白云機場海關查驗一處特殊物品監管科科長馮麗介紹。
據統計,今年1-2月,廣州海關在廣州白云機場空港口岸已累計監管生物醫藥產品進口貨值70.1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幅增長45.7%。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林琳 通訊員:關悅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廖雪明 通訊員:關悅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