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機器人如何在生活?什么是太空蔬菜?如何把植物送去火星植物園種植和研究?暑期伊始,小桂花“智+未來”少年科學院暑假跨學科主題科考隊系列研學行在廣東省科學院智能制造研究所、廣州動物園等研學實踐基地開展。活動由廣東省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廣州市越秀區桂花崗小學、廣東省科學院智能制造研究所、廣州市研學實踐協會聯合主辦。
(相關資料圖)
小學生跟著專家探索太空奧秘
暑期伊始,小桂花“智+未來”少年科學院暑假跨學科主題科考隊系列研學行開展。7月16日,由桂花崗小學3年級學生組成的“宇宙探索科研隊”來到廣東省科學院智能制造研究所參加“行星探索科研隊”研學實踐活動。
活動中,同學們了解了人類探索宇宙的發展歷程、探月工程以及探索宇宙要充分掌握的技術;實地到“機器人實驗室”親身操控機械臂完成抓取物料等體驗;參觀“智能制造裝備與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見識雙機器人激光增減材復合制造裝備等大科學裝置。此外,在天文學導師的指導下,同學們還動手制作了活動星圖,通過天文望遠鏡觀察了太陽黑子。
7月18日,廣東省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副會長、科普講師團成員梁紅教授為桂花崗小學小桂花太空植物科研隊帶來了太空種植植物的講解活動。梁教授從“獼猴桃的故事”開始,向同學們介紹了關于獼猴桃的研究和成果,引導同學們思考如何在太空種植植物。
在隨后的活動中,太空植物科研隊以探索國家太空實驗室如何在火星上種植植物為目標,研究“太空植物”的特點,探尋大自然的植物奧秘,發現有趣的太空現象。
面向新課標設置“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
今年9月1日,《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將正式實施。新課標將圍繞發展學生核心素養,要求精選和設計課程內容,設置“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增強活動的綜合性和實踐性。
面向新課標,廣州市越秀區桂花崗小學攜手廣州市研學實踐協會,邀請教育專家、桂小各年級各科老師,聯合開展暑假“跨學科主題科考”課題教研,匯集了小學6個年級全年齡段的暑假科考隊系列研學課程成果。
暑假期間,廣州市研學實踐協會將持續面向廣州各中小學校的學生,深入開展“2022廣州地區暑期研學實踐”。
活動主辦方表示,科考研學讓廣大青少年走進科學院,遇見科技、感受科技、了解科技。同時,借此機會鼓勵、引導廣大少先隊員在假期里堅持學習、參與社會實踐,和浩瀚的科學進行一場親切的對話。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何鉆瑩 通訊員:張婉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