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近日,生態環境部通報了2021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大練兵活動評審結果,廣州在大練兵活動中表現突出,廣州市生態環境局獲表現突出集體,廣州市生態環境局花都分局楊帆獲表現突出個人。
自2021年生態環境執法大練兵活動開展以來,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周密部署,組織制定《2021年廣州市環境執法大練兵活動方案》并責任分工到人,“依法、精準、高效、規范”練兵,全面提升了廣州生態環境執法效能。
生態環境部門對鎮街開展指導培訓及“一對一”幫扶
立足“法制練兵” 全面規范執法行為
廣州印發了《廣州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事項指導目錄(2021年版)》,修訂印發《廣州市規范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規定》,制定《廣州市生態環境領域輕微違法行為免處罰免強制清單》,規范全系統執法文書編號、案件調查取證及審理全過程文書模板,制定生態環境違法案件線索移交辦法及常見、重點生態環境違法案件證據審查指引表(第一版)等,編寫生態環境執法典型案例,依托法律顧問等專業力量推進執法培訓,創新邀請律師全程介入生態環境處罰案件評查工作,為生態環境執法處罰行為立規矩、定標準。
生態環境部門聯合公安機關辦理涉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案件
開展 “實戰練兵” 嚴肅查處違法犯罪行為
市生態環境局組織開展大氣、水、固廢等領域專項執法及跨部門、跨區域聯合執法行動,定期聯合公安機關集中研判生態環境領域犯罪線索。2021年,全市生態環境部門共立案查處生態環境違法案件1584宗,直接適用新環保法配套規定、“兩高”環境污染犯罪司法解釋處理、處罰案件101宗。其中,廣州辦理的“周某等非法加工紅油及傾倒危險廢物案”及“某廢金屬油桶加工場跨區域非法處置危險廢物污染環境案”入選生態環境部(官方微信公眾號)推薦的典型案例。
落實“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將全市1039家企業分五批納入執法正面清單并進行動態管理,發布2022年廣州市生態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名錄,積極推行包容審慎執法監管。有序推進綜合執法體制改革,根據市的有關部署,將生態環境領域與民生關系密切、且專業技術性要求不高的29項行政處罰權,及與之相應的行政檢查權、行政強制權一并調整由鎮街行使,起草建議移交清單及案件管轄分工認定標準,積極組織各分局開展指導培訓及“一對一”幫扶,確保“生態環境”和“鎮街”兩個綜合執法無縫銜接。印發《進一步推廣海珠區環保員隊伍管理試點經驗工作方案》,強化網格化業務指導,督促鎮街承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任務有機構、有人員、能落實。
開展專項執法檢查、跨區域、跨部門聯動執法
突出 “科技練兵”,以信息化手段提升執法效能
廣州生態環境部門利用遠程無線視頻、走航監測、無人機等新型輔助執法手段提升執法能力,組織開展無人機飛手實戰培訓,對全市工業區、工地、水源地等區域開展無人機巡查122天/架,起降1100多架次,累計巡航面積近200平方公里。升級完善視頻監控及指揮調度平臺功能,推廣無線視頻監控等裝備(服務)在全市范圍內共享、共用。推進移動執法系統(三期)建設,完成立案查處模塊開發測試及上線工作,推動生態環境違法案件查處工作實現全過程信息化、必留痕、可追溯。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杜娟 通訊員:穗環宣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