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曲奇餅買一送一!”“您好!我們今天賣曲奇餅送輕黏土蛋糕”“謝謝,希望您喜歡我們的曲奇”……
“潮墟點心鋪”再次“營業”,攤位上“只此一家”“專人制作”的標簽讓路人駐足,手持托盤積極推銷的心智障礙青年(“心青年”)和小小志愿者引人注目,“有客到,招呼一下!”接力推銷的火熱讓其他店主側目。
對普通人來說非常簡單的幾句話,這些心青年們都需要提前反復練習。充滿誠意和愛心的曲奇,得到很多市民青睞。“曲奇很好吃,他們向我介紹的時候也很順利。”一位購買了面包的市民驚訝說道, “沒想到他們的能力這么好。”
▲兩名學員在保潔崗位實習
支持心青年走到普通人群中
公眾對心青年改觀的背后,是一群人的默默付出。
“潮墟點心鋪”并非一個普通的點心銷售攤位,而是一個特別的快閃店,更是社會融合倡導的助推器。店鋪“主角”是一群心青年,他們面臨著特殊的職業選擇難題。這一次活動是“職就未來”——“生活就是藝術”公益項目的社區融合體驗活動,旨在幫助心青年更好地進行職業選擇,為他們創造與普通市民面對面交流的機會,讓更多市民了解、接納這個群體。
記者了解到,2014年啟動的“生活就是藝術”公益項目,通過開展藝術課程,激發孤獨癥孩子對藝術的興趣,增加他們與外界交流的機會,提升與別人互動和溝通的能力。項目開展8年以來,累計提供448節藝術課程,602位志愿者陪伴581位孩子開啟了愉快的藝術旅程,通過藝術改善他們的生理、心理和情緒健康狀態。
然而,隨著這些特需孩子年齡的增長,家長們愈發擔憂他們能否與社會接軌,自力更生,項目發起方將目光投向職業技能教育,并關注到更廣泛的心智障礙群體,特別啟動“職就未來”項目,旨在幫助這些青年更好地融入社會。
由于溝通能力較弱,心青年的工作能力存在質疑,他們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往往會受挫,還有些心青年,在不了解自己喜歡什么工作的情況下,就被父母安排了其他工作。
心青年的就業率一直偏低,而他們又非常渴望能夠獲得工作機會,實現自我價值。“職就未來”項目關注心青年的職業發展需求,為他們提供職業技能培訓,讓他們在學習中認可自我,增強信心,讓他們擁有工作的機會和獨立生活的能力,追求自己的夢想,同時讓心青年走到普通人中,在真實的活動中,與普通市民有更多接觸和交流,推動社會共融。
學員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造型
“他們可能慢了一點,但是他們也有能力做好”
參加本次活動的20位心青年學員,前期都經過了遞交簡歷、面試篩選的環節。通過面試后,20位學員分兩批參加實習。在每期10天的實習體驗過程中,每一位學員都在門店、保潔、配料、造型、送貨五個崗位進行為期兩天的輪崗,由對應崗位的老師負責指導。每天早上到面包坊后,學員們還需參加主題培訓。例如,在認識面包環節,大家在學習完介紹面包的PPT后,需要根據提問答出其中一款面包的名字和價格。老師還會帶領同學們一起學習工作守則。“我發現原來我真的喜歡做面包!”一個心青年在參加實習后開心說道。
為了讓更多人參與社會融合,“潮墟點心鋪”營業期間還開設了富有趣味的藝術互動——輕黏土蛋糕DIY。在美術老師的耐心指導下,志愿者們陪伴心青年用輕黏土制作出一個個精美的小蛋糕。不少路人也被吸引過來,在廣州塔下制作起來,這些輕黏土蛋糕還作為愛的使者,被顧客帶走,讓愛在指尖流轉,讓這份溫暖永久保存。
志愿者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希望通過這個活動,創造更多機會,讓更多心青年走出家門,讓更多人認識和了解心青年,發現他們的社會價值。他們可能慢了一點,但是他們也有能力做好。”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賈政、蘇贊、林琳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