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在信息時代,電力是一切現代化設備的能量之源。塔臺是指揮空中交通的核心樞紐,各類系統都必須依仗穩健可靠的電力供應。有這么一群空管人,他們既懂用好市電,也懂電池蓄電,更懂油機發電,為繁忙的空管春運保障注入24小時不間斷的可靠“動力”。由此,他們也有了個貼切的名字——“動力人”。
“叮鈴鈴……”凌晨兩點,這星月之下的鬧鐘,已經在廣州航管樓里回響了兩個月。這已經成為中南空管局技術保障中心“動力人”的“沖鋒號”。他們已經整裝待發、拿起工具,來到了動力設備機房。他們要利用每天凌晨航班量少的時段,完成一個非常關鍵的空管項目——白云機場航管樓供配電改造工程。這個工程事關整個空管塔臺的“電力總閘”,容不得半點短路、跳閘——而這往往都在電光火石之間。每天凌晨時分動力室工作群中都會傳來一條報告施工順利完成的消息通知,大家看到了才會感到心安。因為每天動力人“報平安”,就意味著空管設備運行安全基石穩固。
這樣的如履薄冰,對動力人而言已經習以為常。在崗一分鐘,安全六十秒,這份安全不僅是他們帶電作業時的人身安全,更是整個空管運行的持續安全。電力是關系到空管設備運行的基礎支撐和重要支柱,廣州白云機場塔臺的配套供配電系統至今已投入運行17年。“動力人”總是小心謹慎、晝伏夜出,不間斷地保障電力供應,輸送到每一個空管重要設備、關鍵節點。
怎么用好手中的電力,是他們的日常課題。隨著航班量和空管業務的持續增長,工藝用電設備逐年增多,現有供配電系統容量已趨近飽和,無法滿足航管樓設備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我們一定要攻克難關,做好每一次巡視工作,做好項目方案,確保航管樓新老供配電系統更換過程中供電不間斷”,“動力人”接下航管樓供配電系統擴容更新項目的“挑戰書”。針對航管樓機房內設備的復雜情況,要保證安全運行與工作效率,以及相關的風險管控措施、信息協調機制和應急處置,“動力人”制定了“一機柜一割接方案”,減小了負載切割帶來的影響,還降低因施工帶來的運行風險。空管運行,電力先行。“動力人”往往在凌晨航班量最少的時候進行,時刻保障設備供電,做到了不間斷為空中交通管制服務供電保障。
“新的線路安裝前,一定要檢查清楚接觸點是否牢固,開關與線路的關系是否一一對應,線路的絕緣相序是否接對,每一個環節都是安全,都要安全!” 在最后線路切割的關鍵節點,“動力人”對航管樓供配電系統近1400多個的開關、線路、PDU等關鍵節點進行檢查,清單項目約5000余條。巨大工作量背后是“動力人”30個白天以及33個夜晚不眠不休的努力。
趕在2022年春運前,廣州白云機場航管樓設備供電割接工作全部完成,新的供配電系統全面投入了運行。相比舊供電系統,新供電系統有著更大的容量、更科學的布局和更先進的運行管理系統。使白云機場的空中交通管制工作更加穩定,使空管系統供配電管理更有效率,使空管保障力度擁有更大的底氣,去迎接廣州白云機場群眾春節平安出行。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妍 通訊員:郭志開、鄭琬琳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