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君強
春節臨近,火車站、汽車站、機場等地迎來客流高峰。當前有些詐騙分子借著疫情防控之機“更新”詐騙手法,編造發生疫情,乘車需要辦理防疫證明、需要交納保證金等借口詐騙錢財。據廣州市荔灣區人民法院透露,近期已有多人因此受騙。
借疫情編造謊言行騙的行徑,既讓受害者蒙受經濟損失,耽誤正常行程,也容易滋生、傳播涉疫謠言,破壞抗疫大局,給抗疫添亂。在此非常時期,這種做法可謂既惡又壞。
對此,有關方面要及時嚴厲打擊,并建立健全防騙警示機制,針對詐騙的新變化、新特征及時發布警示信息,拆穿詐騙套路,教育引導公眾增強識騙、防騙意識。還需看到,這些詐騙行為之所以能屢屢得手,還在于一些地方防疫政策、措施宣傳不到位,或是相關機制建立不完善。人們想了解相關政策,要么無處查詢,要么得到的信息不清晰、不準確,這難免給詐騙分子提供可乘之機。有關方面以多種形式及時有效宣傳當地防疫政策,尤其是簡單、明確地告知需要提供哪些證明材料,就能有效壓縮詐騙分子借機“打擦邊球”的空間。
嚴打詐騙,有關方面固然要健全機制、迅速出手,每個出門在外的人也要擦亮眼睛,時刻緊繃防范之弦。
有人專門在火車站、汽車站、機場出入口隨機尋找旅客搭訕,一旦交談熟絡起來,便開始攀老鄉關系;另一個人接過話茬、編造謊言,說疫情期間乘車需要防疫證明;又一個“好心人”上場,邊湊近邊打電話:只要交押金,朋友就可以幫忙辦理“臨時防疫證明”……一些人返鄉心切,生怕沒有“防疫證明”進不了站、回不了家,再加上老鄉身份、情節完整的“劇情”設計,很容易讓人放松警惕,一步步掉入陷阱。
此類騙術看上去環環相扣、無懈可擊,實際上破綻和漏洞不少,只要我們提高警惕、多加防范,就能避免上當受騙。遇到主動幫忙的熱心人、笑瞇瞇的“老鄉臉”,多長幾個心眼;一旦涉及交費、轉賬,一定三思而后行。如果實在拿不準,還可以通過正規渠道向權威部門咨詢求證。這樣一套“組合拳”下來,再“高明”的老狐貍也會露出尾巴來。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