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在2022年廣州市《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回顧了廣州過去五年工作,提出了今后五年的目標任務,部署了2022年工作安排。
經過梳理,《報告》多次“點名”白云區的重點平臺或產業項目,這些相關重點工作將承擔引領探路作用,讓高質量發展跑出“加速度”。
過去五年,廣州實現“十三五”勝利收官、“十四五”良好開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進步,推動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取得初步成效。
這其中,有白云的不懈努力。
???廣石鐵路建成通車
《報告》提到,過去五年,綜合交通樞紐地位持續強化,廣深港高鐵、廣石鐵路等建成通車。
全長約69公里的廣石鐵路(廣州鐵路樞紐東北貨車外繞線)自白云區江村編組站北端引出,向東經過四個區,接入廣深鐵路石灘站,其中白云區段長約33公里。是廣深鐵路溝通多條鐵路的貨運聯絡線,是廣深鐵路溝通廣州樞紐東西向及東北向的普速鐵路通道。
廣石鐵路的開通進一步完善了廣州鐵路貨運網絡,有助于構建起運力強大、方便快捷的運輸通道,促進白云與大灣區乃至國際市場的有效對接,進而帶動白云商貿、物流等產業的發展。
隨著后期廣州站、廣州東站改造完成和廣州白云(棠溪)站全面建成,未來高鐵將開進廣州城市中心,實現“普客往外走,高鐵進市區”。
???民營科技園產業承載力增強
近幾年是廣州民營科技園開發建設最迅速、成效最顯著的幾年。尤其是在升級為國家級創新平臺及各方重大政策利好的支持下,園區以改革引領發展,經濟持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成為廣州市高科技產業的重要增長極之一及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
2021年,民科園工業產值602億元,同比增長19.3%,連續7年保持兩位數增長,以占白云區0.7%的面積創造了52%的工業產值。
目前,民營科技園區內匯集了超過4000家民營企業,其中億元以上企業141家,“四上”企業420家,囊括了歐派家居、白云電器、通達電氣、呈和科技、白云化工等一大批優質企業。2021年,園區“四上”企業營業總收入突破1400億元,昂首邁進千億級園區行列。
???河湖治理成效大
近年來,白云區在河湖治理工作上真抓實干、勇于創新,使得河湖面貌煥然一新,探索出了一系列具有借鑒推廣意義的有益經驗,逐步形成了河湖治理的“白云模式”。
2019年,位于白云的國考鴉崗斷面躍升到Ⅳ類水;白云列入國家監管平臺的35條城市黑臭水體全部消除黑臭;公認為全市治理難度最大、“蘸水可作墨”的石井河重現成群白鷺,景泰涌整治入選全國治水典型案例,作為“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面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綜述”的第一個案例被新華社宣傳報道。
如今,水清岸綠、美景如畫。已成為白云的新名片。
???“空中云道”開放
《報告》提到,過去五年,環境品質持續改善,“空中云道”正式開放。
被市民稱為“空中云道”的“白云山麓湖越秀山連通工程”正式開放,其主體工程6.2公里,串聯起廣州城區內八大城市公園。這條絕美的“空中步道”一次將白云山、麓湖、花果山、越秀山連通,讓市民游客一秒從原生態公園步入到花海王國。
???世界技能大賽獲金牌數全國第一
在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上,廣東選手擠壓群雄,獲8金3銀1銅,以及8個優勝獎,金牌數量占全國總數一半,刷新以往記錄。其中,白云學子表現出色,在本屆世界技能大賽斬獲7金1銅7優勝,為國爭光。
未來五年,廣州的目標任務是: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建設再上新水平,國際商貿中心、綜合交通樞紐、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持續增強,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作用不斷彰顯,省會城市服務保障全省發展大局能力進一步提升,國際大都市建設扎實推進,推動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取得重大成就。
根據《報告》,2022年,白云將這樣干。
???優化提升白云新城重點平臺
《報告》指出,打造創新開放合作平臺,優化提升白云新城等重點平臺。
云山珠水、城市客廳。白云新城既是廣州中心城區向北的門戶,又連接空港,區域優勢明顯。目前,白云新城核心區在建及建成的總部經濟大樓共20多宗,預計“十四五”時期將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儼然成為一片產城融合發展的新高地。
白云新城周邊還布局了廣東畫院、廣州城市規劃展覽中心、廣州市兒童公園、白云國際會議中心、白云區圖書館、培英中學白云新城校區、省實云城校區等配套設施,展現出了白云新城總部經濟集聚區的巨大活力和潛力。
未來,白云新城計劃推進2130畝土地收儲,完成土地出讓約630畝,總建設量約200萬平方米,將建設成為國際交往中心、城市樞紐門戶、總部經濟集聚區、云山西麓的宜居新城。
???打造廣州中央法務區
《報告》提出,打造廣州中央法務區,促進生產性服務業強能提質。
廣州中央法務區白云中心區位于白云區鶴龍街,也是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所在地,是廣州市著力打造的法治高地,促進法律服務產業集聚發展的重要平臺。
自2017年11月以來,廣州中央法務區白云中心區相繼打造全國首座政府主導的廣州律師大廈、DAYONE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智能法律服務基地等載體,集聚了42家法律服務機構,法律從業人員近千人,產業集聚態勢初顯,社會影響不斷擴大。目前,白云區正全力推進廣州中央法務區白云中心區的人才集聚和產業發展。
???加快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園產業導入
《報告》提出,實施重點產業鏈“1+X”“鏈長制”,發揮鏈主企業龍頭作用,強化補鏈延鏈強鏈,推動形成更多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加快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園產業導入。
廣州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園是廣州市重點產業項目,未來將成為江高鎮神山片區新的發展引擎。近年來,軌交產業在白云區快速集聚。去年,由廣州工控集團、白云電器、佳都科技、廣州地鐵集團、白云高新區投資等多家市屬國企和優秀民營企業共同出資成立的廣州大灣區軌道交通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就落戶白云,有力推動了白云區軌道交通的發展。
廣州地鐵集團積極協調廣州大灣區產投、中建華南、廣州長客龐巴迪等30家龍頭企業和車輛關鍵部件裝備制造企業落戶白云區,整車配套產業集群初步顯現。
廣州地鐵設計院在建的位于白云區的總部大廈,集設計、研發、數據中心及相關配套產業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總部基地,預計2023年建成使用。鐵投公司的鐵投運管中心項目定位為廣州大灣區軌交產業發展中心,亦將打造成廣州本地集總部辦公、科技創新、合作交流等綜合服務于一體的軌交企業集中展示平臺。
???科技創新
《報告》指出,強化數字經濟發展,引育重大創新平臺和創新頭部企業,打造一批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產業鏈群。
白云區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突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根本要求”,打造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高地。建設科技創新強區,高標準籌辦粵港澳大灣區民營企業科技創新峰會暨民營企業科技成果對接會,打造“全國工商聯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示范基地”國家級平臺,建設廣東省新興激光研究院、北大科技園、哈工大產學研城創新基地、粵港澳大灣區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南醫大國家級大學科技園等創新平臺。
目前,白云區正高標準建設“一園一城一示范區”(廣州民營科技園、白云湖數字科技城、現代都市農業示范區)等重大發展平臺,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其中,民營科技園要以建設國家民營經濟改革創新試驗區為契機,建成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白云湖數字科技城要打造“五園兩區”數字產業總體發展格局,力爭5年內完成投資總額超1000億元。現代都市農業示范區要聚焦“一龍頭兩園區三基地四產業帶”,推動農產品加工、批發零售產值分別超百億、千億元。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白云區提出打造“六大千億級+六大百億級”現代產業體系,包括夯實美麗健康、現代都市農業、航空運輸與現代物流、現代都市消費、軌道交通、建筑業六大千億級支柱型優勢產業集群。打造智能汽車、激光等離子體、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設計、文化旅游創意六大百億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加快白云機場三期擴建及征拆安置工程建設
《報告》指出,推進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加快白云機場三期擴建及征拆安置工程建設。
白云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建設內容為第四、五跑道、T3航站樓及相關配套設施,在白云區征地約15平方公里,搬遷村民約3萬人,安置區選址建南、南方、鳳和、鴉湖、方石、鶴亭、和瑞路、竹三等8個地塊,用地面積約253公頃。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的建設將利于增強白云機場國際競爭力,加快打造世界級機場群。
為配合主體工程有序征拆,保障安置區落地實施,市區聯動溝通推進安置區控規優化工作。規劃范圍總建筑面積約377萬平方米,其中規劃住宅建筑面積約318萬平方米,配套公共服務設施301處。
白云區以保障安置、提升品質為目標,從“分散安置”向“融合發展”,在改善民生方面將著力完善教育、醫療、文體等公共服務設施,統籌考慮安置區內循環與外部道路系統,構建外暢內優的交通體系,營造高品質的社區生活,促進城鄉地區高質量融合發展。
???力爭白云大道下穿隧道完工
《報告》指出,推進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力爭街北高速擴建、白云大道下穿隧道等10個項目完工。
白云大道下穿隧道工程北起白云山西門,南止云城中一路,全長1.545km。其中,白云大道下穿主線隧道長1317m,云城中一路匝道全長509.8m,項目總投資達18.26億元,新建的隧道頂部開放空間,將相鄰地塊與白云山直接連通,實現“兩隧通南北,青山半入城”體現城山一體的規劃理念。
云城東路隧道延長段工程北起規劃云城北二路,南至云城中一路,全長約1.58km,隧道全長1217m,項目總投資達9.215億元。
白云大道下穿隧道工程及云城東路隧道延長段工程均屬2021年廣州市“攻城拔寨”重點項目,于去年5月正式動工建設,建成后將成為白云新城南北交通新動脈,有效緩解白云新城的交通壓力。
???推進一批地鐵、城際項目建設
《報告》指出,在推進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方面,推進3個國鐵、8個城際、11個地鐵、9個綜合交通樞紐項目建設。
白云目前已開通7條地鐵線路,包括二號線、三號線、六號線、八號線、九號線、十四號線一期、十四號線支線,開通里程達88.5公里,全市各區排名第一。
未來,白云區內規劃軌道線路將達到326公里,線網密度將達到1公里/平方公里,實現24個鎮街和八大產業園區軌道交通全覆蓋。地鐵十一號線、十二號線、十三號線二期、十四號線二期項目,預計在“十四五”期間建成開通。
廣州地鐵在白云區有多個重大項目正在緊張建設之中。比如,廣花城際(即廣州東至花都天貴城際)、芳白城際(即芳村至白云機場城際)的大部分站點都在白云轄內,將是白云區2022年重點推進建設的交通項目。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湯南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莊小龍 通訊員石建華、譚札烽、李程光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