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都說上了年紀容易患關節炎、風濕等疾病,利益熏心的假藥販子就將目標盯向了老年人群體,他們打著“純中藥制劑”“祖傳配方”的幌子向患有疾病的老年人出售“神藥”。
2021年初,揚州一名老人的報警稱:“朋友推薦我到一家中醫館買藥。買回來后我發現藥粉顏色發黃,跟中藥那種棕色不一樣,味道也怪怪的。剛吃的時候很有效,但吃多了就沒用了,胃還疼。我懷疑是假藥,就報警了?!?/p>
經查,仲某是門診實際經營人,以前是個做生意的商販,后來在網上學了一些醫藥皮毛就在揚州開起了小診所。2016年1月至2022年3月,仲某伙同姚某購進“吲哚美辛”“倍他米松”“呋塞米”三種西藥與大黃、當歸等中藥粉劑、食品添加劑混合研磨,在自家車庫內制成“中藥沖劑”。對外宣稱專門治療關節炎、類風濕等疾病,通過門店直銷、遠程郵寄等方式銷售。
門診部主要有仲某、姚某、金某等六名工作人員,均無相關中醫執業資格,門診部也未取得藥品生產及經營許可證。本案中,受騙的老年人超過6000人,涉案金額超過1000萬元。
2023年3月1日,經揚州市廣陵區檢察院提起公訴,廣陵區法院對仲某等9人生產、銷售假藥案依法作出有罪判決。
該案系江蘇省檢察院掛牌督辦“養老詐騙”案件,揚州市廣陵區檢察院在辦理該案期間,通過提前介入,引導公安開展偵查,依法全鏈條懲治食藥領域犯罪,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推動追贓挽損工作同步進行,引導公安及時查封犯罪嫌疑人名下房產30余套,盡力挽回老年受害群體財產損失;堅持“在辦案中監督,在監督中辦案”,通過向醫藥監管部門制發檢察建議督促其封堵監管漏洞,保障中醫藥行業合法、健康發展。
檢察官提醒,中老年人不要相信所謂的“純中藥”“祖傳秘方”這類的口號,購藥時應當注意醫藥準字號、生產批號以及生產日期等重要信息,并保存好票據。如購買的藥品疑似假藥,要及時向有關部門進行舉報。
揚子晚報網/紫牛新聞記者 劉瀏
校對 王菲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