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并出售給他人將嚴重損害相關當事人的利益。近日,啟東市人民法院采用七人大合議庭模式,審理并宣判了一起通訊公司員工利用職務之便“監守自盜”,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四名被告人分別獲刑,并被判令支付賠償金。
陸某等四人是某通訊公司不同營業網點的工作人員,他們利用為客戶辦理手機卡、充值等服務的職務便利,未經客戶同意,先后將客戶手機號碼及注冊相關賬戶的驗證碼悄悄發給他人,用語注冊各種APP賬號。陸某等人對每條號碼信息收取3至7元的“好處費”,非法獲利4000余元至4萬余元不等。檢察機關以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分別對四人提起公訴并提起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針對這四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考慮到涉及群眾利益、公共利益,啟東法院依法采用了三名審判員+四名人民陪審員”的七人大合議庭模式,于3月1日對該系列案件進行統一審理和集中宣判。
法院經審理認為,四名被告人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未經他人允許,將其在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給他人,其中陸某情節特別嚴重,其余三人情節嚴重,四名被告人的行為均已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考慮到四人具有坦白、認罪認罰、退繳違法所得等情節,啟東法院對其分別判處拘役五個月至有期徒刑三年不等的刑期,適用緩刑,并處5000元至4.1萬元不等的罰金,同時根據《民法典》《個人信息保護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依法支持了公益訴訟的訴請,判令被告人支付賠償金。
通訊員 沈高軒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萬承源
校對 王菲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