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爽人人爽人人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亚洲精品www久久久久久,chinese国产hd中国熟女,人妻av无码系列专区欢迎您,使徒行者1谁是卧底谁是黑警,日韩一级无码av免费啪啪片

高空拋物罪入刑一年:江蘇法院案例震懾效果明顯,取證難仍待破解

2022-03-02 21:43:57    來源:揚子晚報    

高空拋物是“城市上空的痛”。2021年3月1日,高空拋物罪正式入刑,當天江蘇常州溧陽市人民法院審理并宣判了全國首例高空拋物罪案件。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從江蘇省高級法院獲悉,一年來我省法院審理的高空拋物罪案件雖然數量很少,但起到了強大的震懾作用。

揚子晚報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南京已有多個小區通過安裝對空攝像頭嘗試遏制高空拋物行為。但律師表示,在司法實踐中取證仍是高空拋物罪案件的主要難點,對此有待進一步探索破解方法。

江蘇法院審理全國首案,起到強大震懾作用

《刑法修正案(十一)》于去年3月1日正式施行,高空拋物罪作為獨立罪名施行的首天,溧陽市人民法院就審理并宣判了一起高空拋物罪案件。

此前的一天,家住溧陽的徐某某與王某某因言語不和發生爭執。徐某某一時激憤,從廚房拿出一把菜刀,王某某見狀上前奪刀未果,徐某某將菜刀從三樓拋擲至樓下公共租賃房附近。樓下居民發覺后向樓上質問,徐某某聽到質問聲后,又去廚房拿來第二把菜刀。王某某再次上前奪刀未果,徐某某又將第二把菜刀拋下,樓下居民見狀報警。

溧陽法院審理該案認為,被告人徐某某高空拋物行為雖未造成人身傷害或重大財產損失的嚴重后果,其從建筑物拋擲物品行為已經構成高空拋物罪。該院依法判處其有期徒刑六個月,并處罰金2000元。

該案成為全國首起高空拋物罪案件。

高空拋物罪全國首案庭審現場

如今高空拋物罪已入刑一年,江高法院審理相關案件情況如何?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從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了解到,如果單就數字來看,該罪名案件數量很少。但是,這些判決案例對不法行為起到了強大的震懾作用,加之相關部門的大力宣傳,人們的安全意識不斷提高,近一年來我省高空拋物事件明顯減少。

對于案件數量,江蘇億誠律師事務所的徐旭東律師認為,相比于其他違法行為,高空拋物的絕對數量并不算多,但因其貼近百姓生活,事關“頭頂上的安全”,且一旦發生很容易造成人身傷亡等惡劣后果,因此群眾對這一罪名入刑和相關案件的關注度極高。

江蘇金協和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常璇則向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表示,高空拋物罪相較于之前起刑點較高的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降低了入罪門檻,讓民眾更直觀地明白高空拋物所產生的后果,充分發揮了司法審判的懲罰、規范和預防功能。

高空拋物犯罪仍有發生,不少是為了泄憤

在各方大力宣傳,群眾拒絕高空拋物意識不斷提高之時,卻仍有高空拋物違法犯罪行為發生,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其中相當一部分案件與家庭矛盾有關。

2021年4月的一天下午,家住常州市新北區的75歲女子王某與丈夫發生爭吵,在其丈夫下樓來到居民樓北側時,王某為泄憤先后將家中的2把凳子和7把廢舊菜刀從北陽臺拋擲至樓下。

常州市新北區人民法院認為,被告人王某從建筑物拋擲物品,情節嚴重,其行為已構成高空拋物罪。因王某歸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認罪認罰,并已繳納罰金保證金,法院最終判處其罰金人民幣5000元。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注意到,從拋擲物品如菜刀、酒瓶、家具來看,不少構成犯罪的高空拋物行為往往伴隨著泄憤情緒。一些人因與人爭執或心情煩悶作出過激舉動,而其所面臨的將是被追究刑事責任,這一結果令他們后悔不已。

2020年7月的一天凌晨,租住在蘇州市姑蘇區某小區的杜某獨自飲酒,醉酒后陸續將多只葡萄酒酒瓶從19樓窗口拋下,將停在樓下的包括奧迪、寶馬在內的4輛汽車砸壞,造成損失共計8000多元。案發后,杜某對4名車主進行賠償,取得了他們的諒解,最終被蘇州市姑蘇區人民法院以高空拋物罪判處拘役五個月,緩刑六個月,并處罰金2000元。

徐旭東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值得指出的是,如果行為人存在主觀故意,尚未造成嚴重后果,但足以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按司法解釋規定應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量刑。如果是為傷害、殺害特定人員的情況,則需要依據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殺人罪定罪量刑。《刑法》規定,高空拋物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這體現了刑法對打擊這類犯罪的嚴肅態度。

南京多個小區嘗試對空攝像頭,取得良好效果

為遏制高空拋物行為,安裝對空攝像頭成為全國多地探索嘗試的主要應對方法。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獲悉,目前南京已有多個小區安裝了這類攝像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去年下半年,南京市棲霞區邁皋橋街道丁家莊保障房片區143幢高層住宅樓實現了高空視頻監控全覆蓋。這里是南京四大保障房片區之一,共有7個社區,常住人口6萬多人。據介紹,邁皋橋街道就143幢高層住宅樓設置了277個點位,總共安裝了831個探頭。這些探頭與小區物業治安監控室聯網,實行24小時實時監控抓拍,并能夠有效溯源、智能報警,極大遏制了原先高空拋物多發的情況。

社區負責人表示,自從安裝了這些攝像頭,這里高層住宅樓的高空拋物現象明顯減少。

而位于南京江北新區的新江雅苑則更早一進行了嘗試。該小區有17棟高層住宅,2000多戶居民,據江北新區管委會官網文章介紹,在該小區試點的“天眼感知平臺”可對小區樓房的外立面進行實時監控,一旦有高空拋物,系統將捕捉定位拋物位置并分析物體降落軌跡,實時預警,快速鎖定樓層和相關拋物責任人,并將預警圖像和視頻進行保存。

取證仍是案件最大難點,專家分析破解之道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設高空拋物罪已有一年的時間,但在司法實踐中仍存在一個較大的難點——取證難。

常璇表示,刑法定罪對于舉證的要求比一般民事案件更高。除了要明確行為人,還需要查明物品是當事人故意拋擲的還是因其他原因墜落,不同的行為方式將會導致完全不同的判決結果。“總體而言,在此類案件中將‘人’和‘事’構建聯系的證據較少,取證較為困難。”

那么,對于高空拋物案件取證難的問題,有何破解之道?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注意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祁建建在點評高空拋物罪全國首案時特別指出,本案中樓下居民發現高空拋物險情立即通過大聲質問、報警等行為警示樓下過往行人,并促使徐某某受到應有懲罰,具有示范意義。“這進一步提示和鼓勵社會公眾積極與高空拋物行為作斗爭,鼓勵社會成員協助公安司法機關調查取證,有助于提升刑法規制高空拋物行為的實效性,應對高空拋物案件的證據與證明難題。”她表示。

常璇表示,目前各地探索嘗試的智能對空探頭已經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她認為,隨著智能監控、人臉識別、DNA檢測等技術手段的持續發展和城市治理的不斷完善,通過刑民結合,今后一定可以進一步有效遏制高空拋物這種違法犯罪行為。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萬承源

校對?蘇云

關鍵詞: 揚子晚報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