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植物園聯合保護計劃主辦,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承辦的“2023年樹藝專業技能培訓班”在廣州正式開班。來自全國各地的植物園聯盟機構會員、綠化公司、教育研學機構等11家單位共計33位成員參加了此次培訓班。記者了解到,舉辦樹藝技能培訓旨在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和植物多樣性戰略,國家植物園體系將推進建立科學規范標準的樹木管理系統。
以國內“最優師資”促樹藝學發展
隨著園林園藝專業技術的發展和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日漸重視,我國已建立對古樹名木的管理體系,并日益關注城市樹木的規范管理。樹藝技術不但可以拓展園林園藝的專業技能,加強植物園對古樹名木的科學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還可以在未來運用到植物園更多工作中,為建設國際一流的植物園增磚添瓦。
(資料圖片)
華南國家植物園園林園藝部部長李素文告訴記者,雖然“樹木管理”在植物園行業一直都有,但“樹藝”在國內來說則屬于比較新的概念。“就目前來說,國內植物園體系還沒有這樣全面的樹木管理培訓,以往的培訓通常會比較偏理論性,這次則融入了很強的實操技能。”在本次培訓中,華南國家植物園樹藝師團隊聯手內地、香港和澳門的樹藝師團隊在園區做了精彩的樹藝演示。教練們展示了如何利用繩索攀樹系統自由上升、下降、轉換、橫渡、休息與工作。參會成員近距離觀賞了樹藝師們安全自由地穿梭在樹林間的場景,展示現場氛圍一片火熱。
為古樹名木保駕護航
目前我國的古樹名木保護的現狀如何?來自北京的中國風景園林學會植物與古樹保護專業委員副主任委員叢日晨告訴記者,首先社會的公共認識,也就是來自全國民眾層面的“蔚然成風”,已經就“保護”達成了共識;其次是健全的法規建設,在全國有半數省份都已出臺相關“條例”和“辦法”,為古樹保駕護航。“近年來,不同的部門頒布了關于古樹名木保護的標準建設戰略,以提供專業的技術指導。同時在實踐層面,這些年我國南北各省也出現了不少優秀作品,包括小區建設、街道、主題公園等。”
叢日晨表示,最有效的科普是讓更多的人走進自然、感受生態,將科技與科普相結合就能很好地引起共鳴。“用更多現代化的手段去宣傳知識,用更接地氣的方式讓民眾去獲取知識。”
以專業攀爬成就“保護樹木”之需
很多人不會將“攀爬”和“樹藝”聯想在一起,然而記者了解到,在本次訓練班的專家隊伍里,既有從事戶外冒險教育的老師,也有趣探險學園的創始人。
據悉,本次培訓特邀了具有國際認證資質的樹藝師團隊為主教練,采用室內理論專題報告和室外攀樹技能實操相結合,系統傳授講解樹藝學的概念和發展歷史,樹木健康管理和風險評估,樹藝與攀樹技術的發展潛力、攀爬初級技能及溜纜技術等相關內容。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黃嵐
圖片由華南國家植物園提供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