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4月14—15日,《華南型黃瓜生產技術規程》《華南地區節瓜生產技術規程》等13項團體標準技術審查會議在廣州召開。專家組對標準文本中的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各章節內容進行了逐字逐條的討論和交流,最后形成了審查意見,為使該團體標準今后能在行業領域中廣泛和有效推廣及應用提出了建議,認為13項標準的制定科學嚴謹,技術路線合理,方法正確,有效提高了蔬菜生產技術水平,促進蔬菜產業的升級,專家組一致同意通過標準審定。
審查專家組由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監測技術研究所鄧義才研究員、楊慧副研究員,廣州市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鄭巖松研究員,仲愷農業工程學院陸美蓮教授、程東美教授,共5位專家組成,同時推選鄧義才研究員為技術審查專家組組長。會上廣東省蔬菜產業協會會長羅少波研究員對各位專家支持協會團體標準化工作表示歡迎和感謝,并介紹了協會開展團體標準的基本情況以及本次參與審查標準的前期工作情況。本次會議由審查專家、標準起草單位匯報人及協會團體標準工作組人員約25人參加,會議由協會副會長楊文主持。
據介紹,《華南型黃瓜生產技術規程》等13項標準由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提出,東升農場有限公司、翁源縣農業技術推廣辦公室、佛山市盈輝作物科學有限公司、廣東和利農生物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廣州毅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綠亨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宇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相關單位共同參與制定,起草單位在廣泛收集、整理國內外相關資料,征求同行業的專家和生產者意見的基礎上,規范了華南型黃瓜,華南地區節瓜、小冬瓜、苦瓜的生產技術,廣東地區粉皮冬瓜的生產技術,有棱絲瓜、連州菜心的生產技術,有棱絲瓜、菜心、連州菜心和小白菜雜交種子的生產技術以及苦瓜瓜實蠅和白粉病的防控技術等。
據了解,此次審查的除了上述標準外,還包括《華南地區小冬瓜生產技術規程》《廣東地區粉皮冬瓜生產技術規程》《華南地區苦瓜綠色生產技術規程》《苦瓜瓜實蠅綜合防控技術規程》《苦瓜白粉病綜合防控技術規程》《有棱絲瓜生產技術規程》《“雅綠”系列有棱絲瓜雜交種子生產技術規程》《菜心雜交種生產技術規程》《小白菜雜交種生產技術規程》《連州菜心生產技術規程》《連州菜心雜交種子生產技術規程》。本次團體標準的制定,為廣大蔬菜生產基地標準化生產提供了指引,為廣東特色蔬菜產業發展提供了技術力量,將對提高廣東蔬菜生產標準化和提升“菜籃子”工程質量發揮重要作用,助力廣東省蔬菜高質量發展。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葉卡斯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