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在番禺南村鎮南沙港快速路兩側,有一塊狹長的臨江地塊,原規劃為商住用地,但先后由于道路建設、土規、水利控制、信訪及環保督察等因素,一直未動工開發。在近日召開的廣州市城市規劃委員會地區規劃及城市設計專業委員會上(下稱“市規委會”),《廣州市番禺區BA0704、BB0201規劃管理單元控制性詳細規劃》獲得全票通過,該地塊變身綠地,不再建設高樓。
因多重原因項目一直未動工
項目地塊位于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南沙港快速路兩側、珠江后航道以南,距離廣州國際科技創新城約4公里、距萬博長隆約6公里、距廣州南站約12公里。地塊用地面積17.07公頃,長約1400米,寬約170米,距珠江北岸約420米。
地塊內現狀為灘涂用地,周邊主要為空地、珠江和雅居樂住宅小區。地塊沿江岸線整體西高東低,最低處4.55米,最高處5.71米。地塊內部最高處為10.21米。日常地塊不受潮汐影響,不會出現江水倒灌現象,現狀為綠地,但受臺風等惡劣天氣因素影響,會出現水淹現象。
市規委會上透露,該地塊的歷史審批為商住用地。1993年權屬單位已繳清土地出讓金并于1996年簽訂土地出讓合同,當時批準用途即為商住樓宇用地。但2001年至2018年,該項目先后由于道路建設、土規、水利控制、信訪及環保督察等因素,一直未動工開發。2021年5月,番禺區政府組織在場地內種植樹苗,后續作為綠地使用,不會砍伐遷移。
項目位置圖
將作為濕地、景觀綠地等使用
據悉,項目地塊大部分位于《廣州市河涌水系規劃(2017~2035)》劃定的珠江后航道現狀河涌水域控制線內,小部分涉及河涌管理范圍線。按照管控要求,未經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河道、水庫湖泊的管理范圍內修建各類建筑物或其他工程設施。此外,項目地塊全部位于《廣州市生態廊道規劃》劃定的區域生態廊道內,按照管控要求,生態廊道內嚴格限制居住用地進入。與此同時,項目臨近的雅居樂劍橋郡業主提出反對“沿江建設屏風樓”,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案件也涉及該項目周邊填江的問題。因此,2018年,原市國土規劃委復函告知番禺區政府,要求研究制定該項目整體與政府儲備用地置換的方案。
按照現行控規,項目地塊主要用地性質為居住用地兼容綠地,用地面積99368平方米;少量公園綠地,用地面積15375平方米。總計容建筑面積106707平方米。本次規劃優化將項目地塊內的居住用地兼容綠地、公共綠地調整為公園綠地兼容水域,并備注“水域范圍內現狀是灘涂的,在不提高高程的情況下可作為濕地、景觀綠地等使用”。同時將項目地塊西側地塊由園地調整為公園綠地兼容水域。
對于本次規劃調整,市規委會專家一致表示肯定,專家們認為,珠江岸線要有公共性才能確保其開放性,碧道、水岸等一定要連通,要做有利于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有利于生態協調發展的規劃。與此同時,有專家建議,作為公共綠地不要完全硬底化,還可以增加一些市民喜聞樂見的體育運動設施。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杜娟 通訊員:穗規資宣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