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習教育類App涌入手機應用市場,在給學生和家長帶來學習便利的同時,也滋生了一些不良現象。涉黃涉暴、誘導消費等行為頻頻見于學習類App,讓眾多家長感到不安。
盡管媒體多次曝光學習類App中的“陷阱”,且自2018年10月以來,僅在蘋果應用商店就已有過萬個學習類App被下架處理,但新黃河記者近期調查發現,目前仍有一些學習類App,在使用過程中存在“露骨”廣告、誘導消費等現象。
針對以中小學生為用戶對象的學習類App屢次出現涉黃內容、網絡游戲等亂象,國家網信辦等部門多次曝光并處罰。專家分析認為,此類App存在的問題,是資本在不法逐利的結果,職能部門需聯手加強監管,還青少年一個清朗的網絡學習空間。
露骨廣告:點擊后出現“交友”平臺
“下載的是學習軟件,里面竟然有露骨的交友廣告……”濟南市民劉玲告訴新黃河記者,她的孩子經常借助學習類App進行學習,但一些軟件中經常跳出各種廣告,其中包括化妝品、護膚品等推銷廣告。讓她最不能接受的是,一些廣告涉及游戲下載,甚至畫面或內容帶有“交友暗示”,她擔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為了核實有關情況,新黃河記者下載了多個學習教育類App,發現劉玲提到的問題并非個例。
比如一款名為《作業精靈》的學習類App,該軟件介紹為“幫助家長對孩子進行作業管理,增進親子關系,提升學生素質”。軟件內容豐富,有幼兒識字、硬筆書法練習、課內外閱讀等。然而在軟件主頁上方,竟顯示出“單身交友”的廣告,“想和你聊聊,可以嗎?就在附近……”“一個人在XX打工,想找個人聊聊……”記者多次打開、關閉該軟件,三次跳出了類似廣告,露骨的文字里充滿暗示,點擊進入是一款交友軟件的下載鏈接。
雖然該軟件開通了廣告舉報功能,但多次點擊關閉后,仍存在護膚品推銷、游戲下載引流等廣告。
根據廣告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相關規定,涉黃涉暴類廣告被明令禁止。相關規定顯示,以未成年人為服務對象的在線教育網絡產品和服務,不得插入網絡游戲鏈接,不得推送廣告等與教學無關的信息。由此看來,一些學習教育類App在廣告內容的顯示和把關上明顯違規。
誘導消費:“免費”為誘餌收費在其后
誘導消費也是學習類App備受詬病的問題。通過注冊賬號留下的個人信息,軟件方很容易聯系到注冊人,并向其推銷培訓課程等。
日前,新黃河記者隨機下載了一款學習類App,主頁跳出“免費0元送難點突破計劃”的鏈接。點擊后,顯示“長按掃碼進群免費領課程。”記者掃碼后,是個人社交賬號添加“平臺老師”的授權請求。添加“平臺老師”后,其要求記者加入培訓班,記者以多方比較為由暫拒。但一天內就接到了三次該平臺推銷電話,電話內容是希望記者趕緊報名學習。
據業內人士介紹,此類“免費”課程,屬于平臺獲取客戶的來源之一,后期往往會引導進行付費學習。
新黃河記者在黑貓消費者服務平臺發現一起典型案例:一名欲學習作畫的網友通過“免費學習”鏈接,被引導進入“免費直播課”,若想進一步提高,需付費參與學習。該網友被推薦使用貸款軟件分期學習,但發現付費后教學配置和效果并非宣傳所講,想要退款遭拒。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程方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類似“一元搶購”這種商業性很強的營銷手段,不應被運用于教育領域,有關部門應針對這類現象加以規制。
亂象叢生:“換個馬甲”即死灰復燃
據了解,學習類App亂象屢見報端卻屢禁不止,引起社會高度重視。
專業分析人士認為,要從根本上杜絕學習類App亂象,需警惕資本對技術的控制,警惕技術的錯誤應用對青少年成長的不良影響。
重慶大學林靜怡發文表示,學習類App存在的問題,是資本在疫情防控的大環境下不法逐利的結果。“在新技術應用領域,由于監管缺乏,技術成為資本的幫兇。伴著居家隔離興起的學習類App本應是解決學生困難的有力武器,卻伴隨資本的侵蝕損害了青少年健康成長,這的確值得各部門聯手,規范資本與技術的開發應用,對其內容和功能作出嚴格的限制,還青少年一個清朗的網絡學習空間。”
石河子大學肖凡認為,“準入門檻低”為學習類App涉黃提供了技術條件。“許多機構為了獲取更多利潤,將App或者小程序的端口售賣給廣告商平臺,讓他們在其中投放廣告。而廣告商又深諳青少年群體的性格特征,在App中鏈接游戲或色情元素,以此便可以打著學習的旗號牟取利益。”
此外,監管難顧及、處罰力度小等,導致監管部門難以做到“精準打擊”,違法商家則可以很輕松地“換個馬甲”死灰復燃。
專家建議:多方合力”凈化“網絡課堂
隨著學習類App亂象不斷被曝光,監管部門也越來越重視。
早在2019年,國家網信辦發布了《國家網信辦專項整治教育類App涉黃低俗亂象》,其中提到,國家網信辦會同有關部門開展教育類移動應用程序專項整治,查實“作業狗”“口袋老師”等20余款程序傳播淫穢色情等違法違規信息,存在過度商業營銷和娛樂化等不良行為。
國家網信辦已清理下架上述程序,關停違法違規情況嚴重的應用服務,約談部分程序運營方,督促刪除內容低俗及與學習無關的文章5.5萬余篇,關停420余個專欄以及320多個違規賬號,全面整改,規范運營,落實企業主體責任。
據悉,針對以中小學生為用戶對象的學習類App屢次出現涉黃內容、網絡游戲等亂象,央視新聞頻道多次曝光,多個App上“黑榜”,被責令整改并處以罰款。根據相關報道,在“掃黃打非”部門開展的專項整治過程中,監測核查了“互動作業”“小猿搜題”“納米盒”等20余個學習類App,責令“互動作業”App停止運營并給予罰款5萬元,責令“納米盒”App關閉問題板塊并給予罰款8萬元。
對于學習類App的”層層陷阱“,專家表示,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必須高度關注其學習教育問題。還青少年一個清朗的網絡學習空間,不僅需要監管部門繼續加強監管,做好深度調研,還需App 開發者、教育行業,包括學校、家長等共同努力,多管齊下為青少年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