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超
春光好,農事忙。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月13日,韶山市銀田鎮銀園村的油菜花地里,來自市農業農村局的專家開起了現場小課堂,為宇翔種養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種糧大戶郭正望的水稻新品種展示示范基地選址出謀劃策。
近3年,郭正望在科技特派員、市農業農村局種業管理科科長余雪陽的指導下科學種田,發展得風生水起,先后捧回了“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試點”“湖南省家庭農場100佳”等榮譽。
“余專家手把手教我們用科學方法種水稻、瓜蔞,種糧收益提高了,腦瓜子也更靈泛了。”郭正望笑著說。
2013年,郭正望在當地流轉600畝土地,投身現代種植養殖業。隨著規模擴大,這位遠近聞名的“種糧大王”有了煩惱。
“我們全靠經驗種田,種植過程遇到難題就傻眼。”郭正望告訴我們。2019年,事情有了轉機。這一年,余雪陽作為市派科技特派員,到郭正望的合作社開展科技服務。在他指導下,郭正望首先把名下分散的資源整合,繼而確定生產經營重點,利用現代科技進行耕種管理,最終實現種田方式、思想觀念“雙轉型”。
“雙轉型”背后,是看得見的經濟效益。為此,郭正望感慨:“合作社的銷售額一年比一年多,經驗再好,不如科學種田!”
自2019年起,嘗到科學種田甜頭的郭正望,全面采用科技“處方”發展現代農業產業。目前,他種植水稻1500多畝,經濟作物200多畝。
眼下,趁著春耕備耕的黃金期,郭正望抓緊時間建設總面積約400畝的育秧工廠。雖然每天忙得腳不沾地,但他覺得很充實,渾身充滿了干勁。“節骨眼上,余專家帶著同事上門為項目把關,有這些‘靠山’在,我心里更踏實了。”郭正望說。
從油菜地里出來,田埂兩邊油菜花隨風搖曳。放眼望去,農田錯落有致,溝渠縱橫相連,良田美景盡收眼底。這蓬勃生機的背后,離不開余雪陽等農業科技特派員們的辛勤付出。
返程途中,我們與余雪陽聊起了今年的“小目標”。“今年,我們要指導糧食科學綠色優質高產生產,向產量要效益。我們還要指導生產經營管理,突出農事社會化服務管理,以大戶帶小戶,服務出效益……”余雪陽的話,句句不離農業、農村和農民。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