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是“衛(wèi)國戍邊英雄”肖思遠烈士的父母——延津縣石婆固鎮(zhèn)東龍王廟村村民肖勝松、劉利霞夫婦家小麥收割的日子。
早上8點,延津縣人武部政委董興軍便帶領人武部干部戰(zhàn)士一行9人,趕到了地頭。
“咦,昨天還隨風搖曳、滿目金黃的6畝小麥,怎么一夜之間消失不見了?”看到地里的麥稈都已打成了捆,烈士父母肖勝松、劉利霞正準備往拖拉機上裝運,董興軍不禁疑惑道。
“不讓你們來,你們非要來,我只好起個大早提前收了。“肖勝松扶著鋼叉笑哈哈道:“今年小麥收成不錯,畝產(chǎn)超過1000斤沒問題。”
原來,麥收臨近時,肖勝松、劉利霞夫婦便不斷收到市、縣、鄉(xiāng)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心,問他們收麥有啥困難,需要不需要幫助。村干部、志愿者及思遠的戰(zhàn)友、同學等也都爭相要來幫忙??h人武部領導還特意叮囑他們,什么活也不用干,只管在家等著收麥子即可。兩口子一面感動,一面有些不安:兒子參軍保家衛(wèi)國是職責,父母種好地打好糧則是農(nóng)民應盡的職責!怎么能為了這點事麻煩大家?
為了“不給大家添麻煩”,收割這天,凌晨4點,天微微亮,肖勝松夫婦就“偷偷”帶著收割機下地收獲。肖思遠的母親劉利霞負責掛編織袋接麥子,父親肖勝松則一次次扛起小麥堆到拖拉機上。一個半小時后,6畝小麥收割完畢,夫婦兩人開拖拉機連跑3趟才把麥子全部拉回家。
面對淳樸、實在的烈士父母,董興軍又“生氣”又感動。他奪過肖勝松手中的鋼叉說:“麥子收完了,我們就幫忙運秸稈!”
一聲令下,有人開車、有人裝車、有人擺垛,迷彩身影在地里忙碌開來,不到一個小時,9個人就把6畝地的秸稈全運到回收點。
逢年過節(jié),省、市、縣及社會各界紛紛到家里慰問;今年2月,延津縣人武部還特意安排肖勝松、劉利霞夫婦到醫(yī)院做了全面體檢;3月,人武部又專門組織來給小麥澆水施肥……每份關懷肖勝松和劉利霞夫婦都記在心中。在大兒子肖思遠犧牲兩年后,兩口子又決定將小兒子肖榮基送去軍營。今年3月份,剛滿18歲的肖榮基經(jīng)過體檢政審雙合格后進入延津縣人武部服預備役,提前適應軍營生活,準備應征入伍。
熱門
聯(lián)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quán)所有 重播新聞網(wǎng) www.cxlpqp.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