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安徽安慶市某紙業公司發生一起有限空間中毒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受傷。經初查,該起事故非常典型,在企業因環保問題停產整改期間,1名員工在未審批、未通風檢測和未采取安全防護的情況下盲目進入泵池內,吸入有毒有害氣體導致昏迷。現場人員未采取防護措施盲目施救,造成傷亡擴大,教訓極其慘痛。
近年來,有限空間作業事故多發頻發。由于溫度高、濕度大,有毒有害氣體容易揮發聚集。作業人員如果在防護不到位的情況下貿然進入通風不良的有限空間,極易發生中毒窒息事故。
(相關資料圖)
·什么是有限空間?
有限空間是指封閉或部分封閉,進出口受限但人員可以進入,未被設計為固定工作場所,通風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積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間。
·常見的有限空間有哪些?
地下有限空間:如地窖、涵洞、地坑、污水井、電力井、熱力井、燃氣井、通信井、沼氣池、化糞池、污水池等。
地上有限空間:如酒糟池、發酵池、腌漬池、糧倉、料倉等。
密閉設備:如船艙、貯(槽)罐、塔(釜)、鍋爐等。
·有限空間作業易發事故
中毒事故:有限空間內存在或積聚的有毒氣體,作業人員吸入后會引起化學中毒,甚至死亡。
缺氧窒息事故:有限空間內氧含量低于19.5%時,可能導致作業人員缺氧窒息事故。
燃爆事故:有限空間中積聚的易燃易爆物質與空氣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若混合物濃度達到其爆炸極限,遇點火源就會發生燃爆事故。
其他安全風險:還可能存在淹溺、高處墜落、觸電、物體打擊、機械傷害、灼燙、坍塌、掩埋和高溫高濕等安全風險。
·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流程
“審批、檢測、通風、防護”,一個都不能少!
1.作業審批:未經審批不得擅自開展有限空間作業。
2.氣體檢測和通風:應至少檢測氧氣、可燃氣、硫化氫和一氧化碳。氣體濃度不合格的,必須進行強制通風,通風后再次進行氣體檢測,檢測結果合格方可作業。
3.安全作業:確認作業環境、作業程序、安全防護設備和個體防護用品等符合要求,方可許可作業人員進入有限空間作業。
4.實時監測與持續通風:作業過程中,應對有限空間作業面氣體進行實時監測,并持續進行通風。
5.作業監護:監護人員應在有限空間外全程持續監護,不得擅離職守。
6.異常情況緊急撤離:作業期間,作業人員應保持高度警覺,一旦出現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情況,應立即中斷作業,撤離有限空間。
7.切忌盲目施救:事故現場不具備自主救援條件時,應及時撥打119和120,依靠專業救援力量開展救援工作,決不允許未經培訓、未佩戴個體防護裝備的人員強行施救。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慶 通訊員穗應宣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