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近段時間,廣州市越秀區“聚焦育人方式變革 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小學系列現場會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3月21日,這一系列現場會最后一個專場“學生發展”專場在小北路小學舉行。
專家齊聚,共議“教育高質量發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系列現場會上,廣州市越秀區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曉指出,越秀區將夯實建設廣東省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的根基,把好方向標,注入新動能,激發活力源,交出答題卷,提質增效,全面推進高質量教育體系的建設,努力在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開好局起好步。
華南師范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教育發展高等研究院院長盧曉中做了題為《確定與不確定之間:面向未來的教育如何選擇?》的報告。盧曉中強調了培養學生思維的重要性,指出教育變革的核心問題是“提供選擇與學會選擇”以及“從被動接受到創新性學習”,展望2030教育的新形態是“更加適合的教育”“更加人本的教育”“更加平等的教育”以及“更加可持續的教育”。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實驗中學黨委書記、校長全漢炎做了題為《好風憑借力 扶搖九萬里》的報告。他闡述了學生高質量發展與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關系,總結了人才發現和培育的路徑是:以先進的教育理念為先導,以人為本;以良好的教育生態為環境,保護天性;以優質的師資力量為保證,創新教育;以豐富開放的課程為核心,提供支持。
小北路小學校長韓萍做了《5+N學生高質量發展創新體系》的發言。韓萍介紹了5+N學生高質量發展體系的內涵:“5”指的是一個星期5天的校內學習時間學習國家課程,給學生帶來的是扎實的、知識技能的鍛煉;“N”指的是課后、放學后時間,包括周末、節假日,寒暑假等在內的其他課余時間,學習學校自主研發的陽光研學課程、放學后430課后拓展課程、周末節假日寒暑假社會實踐課程等,在每一個具體的情境下、每一個成長的場域里,給學生們帶去無窮且終身受益的影響。
從“作業登記本”里學做“時間管理者”
5+N學生高質量發展體系有兩大創新——一是課程創新,打造高質量的一日生活;二是通過評價機制的改革對學生進行時間管理的引領,從而實現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育人方式的變革。近年,小北路小學在辦學的過程中,不斷向學生強化“時間應該被高質量使用”的意識,其創新設計的具有校本特色的“5+N”學生高質量發展體系,為區域學校提供了高效促進學生發展的新路徑。
本次專場活動安排了“5+N”學生高質量發展創新體系之時間管理案例《我的時間我做主》。課例呈現小北學子善于時間管理和自我規劃,努力把興趣愛好發展為特長的成長經歷。這些成長都得益于小北路小學遵循學生自身時間管理需求,從五育并舉的角度出發,改良了學生的作業登記本。
這個獨特的作業登記本有非常科學細致的規劃指引體系——小到一天中每個時段的規劃建議,中到周六日行動安排,大到寒暑假的內容指引;這個作業登記本在共性中又兼具個性,讓每個孩子成為自己時間的主人;它不僅有引導功能,還有評價功能,讓同學們時時有事做、事事有規劃、所做皆有益。小小的“作業登記本”,日復一日對時間管理意識的培養,如今,越來越多的學生實現自我服務、自我規劃與自我提高。
此外,在當日的活動上,小北路小學還安排了創新案例《英雄花開英雄城》、語數跨學科融合課《小狗錢錢》、素養拓展課“我是小小理財師”、書法課《我是小小書法家》、學科拓展《體驗造紙術》以及紅色研學課程《我是小小紅色講解員》等課程的展示。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何鉆瑩 通訊員翟曉雪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王燕 通訊員胡強明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