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日前,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關于第二十三屆中國專利獎授獎的決定》,中山大學的一種修復重金屬污染酸性土壤的鈣鐵硅基復合材料及其應用獲中國專利獎優秀獎。記者獲悉,“十四五”開局以來,廣州海珠已累計獲得中國專利獎5項。2022年上半年,海珠區累計組織發動區內企事業單位申報各級知識產權專項資金項目600余項,全區專利授權量達5180件,其中有效發明專利授權量1289件,同比增長20.0%。
據了解,海珠印發了《海珠區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若干措施》,聯合出臺海珠創新島“1+6+1”產業政策體系文件,突出對科技成果轉化運用進行獎勵,充分發揮政策獎勵等導向作用,調動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積極性,激活創新主體的創造動能。同時,海珠積極組織企事業單位申報各級知識產權專項資助,通過舉辦培訓會、走訪交流等形式,詳細講解知識產權激勵政策,“一企一策”溝通確立申報專利的側重點,疏通專利“堵點”,幫助企事業單位產出高價值專利。
海珠積極探索轉化創新,充分發揮中山大學等優質平臺優勢,開展知識產權成果轉化服務,提升轄區知識產權成果轉化率,促進專利質押融資、保險、評估、交易等運營工作,推動區域知識產權運用轉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海珠聚焦企業發展需求,深入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貸款模式,為企業提供更加豐富的融資渠道,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價值作用,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2022年,全市首單商標被侵權損失保險落地海珠,累計幫助區內企業實現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貸款近1.16億元,指導海珠區中山大學專利轉讓及許可共計42項。
【記者】劉珊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