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舟龍頭、龍尾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張偉潮作閱讀、文化傳承分享。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楊耀燁攝
大洋網訊 4月22日,在第27個“世界讀書日”、第22個“世界知識產權日”和首屆全民閱讀大會來臨之際,“品閱黃埔 古韻綿長”全民閱讀暨版權保護主題活動在廣州黃埔舉行。活動采用線上直播方式,發布了全國首本版權金融綜合研究類書籍——《版權金融政策與服務模式研究》,并邀請了國家一級作家、《烏江引》作者龐貝,龍舟龍頭、龍尾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張偉潮作閱讀、文化傳承分享,帶來了一場全民閱讀的文化饗宴和精神分享。
該活動由廣州市委宣傳部指導,黃埔區委宣傳部、區教育局、區文化廣電旅游局主辦,黃埔區圖書館和廣州購書中心共同承辦。
現場進行了古琴的演奏。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楊耀燁攝
國家一級作家分享創作故事
活動上,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董毅敏為新書《版權金融政策與服務模式研究》進行線上發布。
據悉,2021年,黃埔區委宣傳部和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共同開展版權金融政策與實踐的課題研究,并在此基礎上編寫出版了《版權金融政策與服務模式研究》一書,以此為國內其他地區版權金融發展提供借鑒和參考。
近年來,黃埔區圍繞建立高效的版權綜合管理體制,打通版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持續優化版權服務體系,特別是圍繞“健全版權交易和服務平臺”,該區積極探索開展作品資產評估、登記認證、質押融資等服務,率先搭建“一平臺、兩庫、多園區”的版權金融黃埔模式,有力促進版權產業高質量發展。
活動還邀請國家一級作家、《烏江引》作者龐貝在線上“云分享”小說背后的創作故事。“希望通過這本書,讓人們從光榮的革命傳統中汲取偉大精神力量。”作為一名作家,他也從著作權人的角度談及版權保護問題。他認為,圖書是人類最美的創造之一,是作者與讀者進行精神交流分享的渠道。希望廣大讀者尊重作者,尊重作品,支持正版書籍,營造知識產權保護的健康良好生態。
黃埔每7000人擁有一座圖書館
從玉巖書院到工廠車間,從院士大咖到工人學生,從耄耋老人到學語孩童,這些閱讀的身影是黃埔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湯銀喜就是其中的一員。她是黃埔區一家企業的普通員工,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近幾年,她經常利用周末時間帶孩子去圖書館坐上一兩個小時,然后再借二三十本書回家,僅去年,在圖書館的借閱量便達到了500多本。
良好的閱讀習慣,讓湯銀喜成為活動評選出的10名2022年度的“黃埔區閱讀之星”之一。
“感謝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美好時代、美好的城市,有這么多免費的公共文化服務資源可以利用。希望大家利用好身邊的圖書館資源,多讀書,讀好書,培養自己和孩子的良好閱讀習慣,為我們的家庭、社會、國家培養優秀的接班人。”湯銀喜呼吁。
為倡導“綠色閱讀、文明上網”,護助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活動還評選出14名2022年度黃埔區“綠色閱讀小衛士”,來自廣州市二中蘇元實驗學校的丁愷銳同學通過視頻,向全區中小學生發起“綠書簽行動”倡議,希望大家拒絕盜版,遠離和抵制有害出版物及信息,共同維護綠色閱讀環境。
近年來,黃埔區大力推動“圖書館之城”建設,在內地首創“政府資源補給+企業自主運營+社會力量參與”的總分館制建設“黃埔模式”,建成各類型公共文化新空間500多處,達到了每7000人擁有一座圖書館的全國領先標準。連續兩年獲得中國圖書館學會“綜合服務效能之星”殊榮,連續六年主要效能指標考核位居廣州市各區級圖書館榜首,讓閱讀滲透城市肌理,助力該區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何瑞琪 通訊員徐潔芹、范卉蕾)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