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趙明
歷經兩年多的一審、二審、再審,流失到他人之手的1589萬元國有資產終被追回,做了半輩子法務工作的姚云龍感慨良多。兩年前,差點“走投無路”的他,把最后的希望寄托于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上。湘潭市人民檢察院不負所托,聯手公安固定關鍵證據后,讓虛假訴訟顯出原形。8月中旬,承辦檢察官披露了具體案情。
“接盤”惹麻煩
(資料圖片)
2020年10月,姚云龍帶著一大摞案卷來到湘潭市人民檢察院,請民事檢察部門“糾錯”。姚云龍是山東黃河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黃河公司”)的法務部部長。2018年,他所在的公司陷入一場民事糾紛,又在此后的多次訴訟中敗訴,最終被法院執行1500余萬元。始終堅持“案件有誤”的姚云龍,無奈向檢察機關求助,“國有財產白白流失,希望檢察機關監督,這是我們最后的希望了。” 姚云龍言辭懇切。
檢察官閱卷后發現,姚云龍提到的這起訴訟,源于一起因掛靠而產生的建設工程施工糾紛。
2013年11月,湖南省安化縣大碼頭大橋建設項目開始招標。湘潭市某公司控股股東、董事長夏某想拿下這個項目,卻苦于無建筑資質。于是,他以支付2%的項目管理費方式,掛靠到了山東黃河公司名下以便參與投標,此舉也順利幫他拿下總標的額5500余萬元的項目。同年12月26日,作為合同方的山東黃河公司以內部承包的方式,與施工方劉某簽訂目標責任狀,成立了以劉某為首的安化大碼頭大橋項目經理部,并建立了雙控賬戶。
在安化縣大碼頭大橋建設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碼頭公司”)的項目啟動款支付到位后,劉某組織工人進場施工,70余萬元的項目管理費也順利進入山東黃河公司的賬戶,一切都按計劃穩步推進。
順遂的工程,卻在兩年后發生變故。2016年6月,項目工程過半,夏某、劉某以項目虧損為由,要求大碼頭公司補償3569萬余元。遭對方拒絕后,兩人擅自停工。這個項目是當地的民生工程,相關職能部門只能找到山東黃河公司尋求解決方案。在停工一個月后, 2016年8月,山東黃河公司進場,花費近千萬元解決了停工引發的工資、材料商等遺留問題,解散了劉某的項目部后進行重組,并于次年4月完成了大橋的全部建設。
作為國有大型企業,山東黃河公司具有建筑行業的多種資質,業務遍布全國,且在業內擁有相當不錯的口碑。此番“收拾爛攤子”獲業主單位好評,但山東黃河公司怎么都想不到會因此惹上官司,之后麻煩事接踵而至。
訴訟纏身被執行
2018年12月,湘潭翔龍貿易有限公司(化名,以下簡稱“翔龍公司”)將山東黃河公司告上法庭,案由是實際控制人沈某與劉某簽訂了建設大橋所用鋼材的購銷合同,但對方未結清貨款。2014年3月,翔龍公司與山東黃河公司安化大碼頭大橋項目經理部簽訂了鋼材購銷合同。合同約定了鋼材單價、總量、雙方的收發貨和收付款等權利義務,合同落款處加蓋了山東黃河公司安化大碼頭大橋項目經理部的公章,劉某作為授權代表簽名。
按照翔龍公司提供的證據顯示,2015年9月至11月期間,翔龍公司提供的2117噸鋼材均由劉某簽收,且在當年12月對賬結算中,對方確認了鋼材結算數量及總貨款。但山東黃河公司及其項目經理部未按合同約定支付貨款,雖然幾經催要,對方仍未付款。
擔任山東黃河公司法務部部長的姚云龍在法庭上答辯,山東黃河公司未與翔龍公司簽訂鋼材購銷合同,也從未購進他們的鋼材,而且翔龍公司所主張的鋼材數量與項目經理部實際所用的鋼材數量并不相符。同時,劉某簽訂合同的行為并不構成代理或表見代理。姚云龍認為,原告捏造事實,其主張不能成立,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
2019年6月,法院判定雙方合同合法有效,山東黃河公司作為項目經理部的組建方及主管方,應當對外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劉某作為授權人對翔龍公司的履約行為進行了簽字認可并結算,山東黃河公司應該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和金額給付貨款。至于所送鋼材與項目部所用鋼材數量是否相符,是否用于了大碼頭大橋工程項目,系山東黃河公司與劉某及項目部之間的另一法律關系,不屬于翔龍公司的合同義務,山東黃河公司可以通過其他途徑向劉某或項目部主張權利。法院支持了翔龍公司的全部訴求。山東黃河公司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認為劉某與翔龍公司有串通偽造證據之嫌。2019年5月,湘潭市中級人民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山東黃河公司不服二審判決,以該案的證據系虛假偽造為由向湖南省高級法院提出再審申請,同樣被駁回。
在當年10月,法院從山東黃河公司執行800余萬元鋼材貨款和570余萬元利息,匯入了翔龍公司賬戶,總計執行1380余萬元,加上律師費、訴訟費、執行費等,山東黃河公司總共損失1500余萬元。
檢察“打假”查真相
至此,山東黃河公司經歷的民事訴訟脈絡逐漸明晰,2020年10月14日,湘潭市檢察院受理了山東黃河公司的監督申請,并成立了專門的辦案組。
辦案組對比甄別證據后,發現一些疑點。首先,翔龍公司主張三個月內向項目經理部運送鋼材2117噸,但審計結果顯示,整座大橋使用的鋼材總量為2052噸,其中還包含了其他公司的鋼材,由此可推斷翔龍公司主張的數據為虛構。其次,劉某與翔龍公司簽訂的鋼材購銷合同約定所有鋼材的價格固定且高于當時市場價70%、合同簽訂時間與供貨時間相隔一年半,合同約定的交易總量為4000噸,遠超大橋的鋼材用量,這些均明顯違背常理和交易習慣。
此外,檢察官還發現,翔龍公司自身不產鋼材,為找到關鍵證據,辦案團隊決定從翔龍公司的上游供貨商入手調查。
2015年9月至11月,翔龍公司的三家上游供貨商中,有兩家從未與其交易,另一家并不生產翔龍公司所主張的工字鋼,而工字鋼也并不需要用在大橋建設中。翔龍公司涉及運輸記錄、運輸結算憑證、通知送貨單、質量證明書等多項記錄均無。此外,翔龍公司提供證人證言大多含糊其詞、前后矛盾。更讓人生疑的是,2019年底收到全部執行款后,翔龍公司在次年5月就注銷工商登記了。
所有疑點都指向了虛假訴訟。2020年12月,湘潭市人民檢察院以涉嫌虛假訴訟罪將線索移送公安機關。2021年2月,公安機關立案。一個月后,劉某、沈某和夏某相繼被刑事拘留,隨著劉某和沈某的交代,真相才得以大白。
塵埃落定全退賠
夏某與沈某是舊識,素來有鋼材購銷業務往來。為追求非法利益,夏某與劉某合謀,與沈某惡意串通,意圖挖國有公司的“墻腳”。
2017年6月,夏某與沈某商議后,捏造翔龍公司與山東黃河公司存在2117噸鋼材貨款未結清的債權債務關系,為讓債務關系更“逼真”,夏某指使劉某、沈某等人,制作全套假冒的證據材料,并由劉某簽收、沈某加蓋翔龍公司公章,據此提起民事訴訟。
夏某另安排員工書寫虛假證明材料并出庭作虛假陳述,證明劉某代表山東黃河公司在大橋建設項目施工時,收到了翔龍公司銷售的鋼材未付款。
2021年12月,雨湖區人民檢察院以夏某、劉某、沈某涉嫌虛假訴訟罪向法院提起公訴。今年6月,法院判決包括上述三人在內的主要被告人犯虛假訴訟罪,判處相應刑罰并各處相應罰金;責令夏某退賠被害人山東黃河公司損失1269萬余元,責令沈某退賠319萬余元。2022年6月16日,1589萬元退賠款全部退至山東黃河公司賬戶中。
隨著此案刑事判決的告一段落,民事監督也有了進展。7月14日,湘潭市人民檢察院召開檢委會會議后,向法院發出再審檢察建議。
對話
山東黃河公司案,是湘潭檢察機關近年來辦理的民事訴訟監督案件中,最為復雜且辦案過程最為波折的一起。其間,辦案檢察官甚至被“潑污水”遭夏某等人誣告。記者就此案的熱點問題,對話湘潭市人民檢察院第六檢察部主任張加軍。
記者:請問這起虛假訴訟監督案,之所以說辦案過程艱難,到底難在哪里?
張加軍:如何識別虛假訴訟,并依靠證據和事實揭開虛假訴訟的百變外衣,是一件不易之事。辦案中,遇到的阻礙可謂前所未有,一方面夏某深諳法律規定以及司法審判習慣,在掛靠山東黃河公司之初就做好了虛假訴訟的前期準備,處心積慮、處處“挖坑”,他還不遺余力地炮制了一整套比較閉合的證據鏈,讓虛假訴訟完全按照其預設的程序進行。除案件本身的阻礙外,還有來自案件外部的干擾,夏某指使其親屬通過舉報、信訪等方式舉報辦案人員“人為制造冤假錯案,以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糾紛”等,企圖影響辦案進度。
記者:那么,檢察機關是如何在辦理案件過程中,體現對虛假訴訟零容忍態度的?
張加軍:盡管困難不少,但我們檢察機關確定了“事實查清上以刑破民、引導偵查上刑民共進、監督結果上先刑后民”的辦案思路和策略,并依托與湘潭市公安局形成的線索移送機制,形成了打擊、懲治虛假訴訟的合力。同時,全省三級檢察院緊密配合、協調,促成了案件的圓滿解決。
針對辦案人員所遭遇的外力干擾,我們經受住了來自各方的檢驗和考驗,夏某也從公安機關偵查階段的零口供,轉變為在檢察機關審查起訴和法院審判過程中的全部供述、認罪認罰、全部退贓,檢察機關亮劍維護了受害國企的合法權益,也使得夏某和其親屬均向被誣告的辦案檢察官賠禮道歉。此案,真正實現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虛假訴訟不僅嚴重侵害當事人及案外人的合法權益,而且擾亂正常的訴訟秩序,損害司法權威和司法公信力,破壞社會誠信。此案的結果彰顯了我們檢察機關的態度,對于虛假訴訟,我們作為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會主動擔負起發現、監督和懲治職責,善于履職,敢于亮劍。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