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城創新先鋒”系列報道之二
為了礦工兄弟的安全
——記平安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礦井通風風流參數異常診斷科技創新團隊
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超
“我們搞科研攻關,就是為了礦工兄弟的安全?!苯?,與國外客戶“云”上洽談結束后,平安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劉剛,就著話題和我們聊起來。
19年來,他所在的平安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礦井通風風流參數異常診斷科技創新團隊,瞄準礦井通風關鍵核心技術和難題持續攻關,成功研發出100多種風機產品,成為我國礦井通風、除塵專業生產領域的領頭羊。
走出困局
平安電氣的前身是湘潭防爆電器廠,主要生產防爆變壓器、防爆電動機、礦山變壓器等設備。
20世紀90年代末,國有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倒閉風席卷而來,湘潭防爆電器廠未能幸免。危急關頭,一個叫陳重新的小伙子臨危受命,對企業實施破產改制,成立股份制公司。
市場萎縮、生產停擺、員工待崗……面對這樣一個“爛攤子”,陳重新沒有怨言,他憑借敏銳的市場嗅覺和滲入骨子里的冒險精神,在貸款未果、市場占有和資金回收難的情況下,將籌措的200多萬元資金砸向礦井通風設備研發生產領域。
是什么讓陳重新如此果敢?
方向上,他看好礦井通風設備的發展趨勢——“只要地球上還有要打洞的地方,就有通風的需要,就有通風機的市場,也就有生存和發展的機會?!?/p>
此外,是他對礦工兄弟的深厚感情——“在地下幾百米深處,一群揮汗如雨的漢子默默地工作著,那里陰暗、潮濕,無處不在的水、火、瓦斯、煤塵、頂板等災害,時刻脅著他們的生命安全,每當想到這里我的心情就很沉重?!?/p>
創業初期非常艱難。“當時召開的行業訂貨會,我們連報名資格都沒有。為了見客戶代表爭取簽單機會,我們到處借代表證‘混’進去。中午客戶休息時,我們就坐在賓館的過道上,一瓶礦泉水、一盒方便面,簡單對付過去?!眲偦貞?,頭幾年,陳重新帶著他們搭煤車、啃干糧、睡小旅館,走遍全國100多個重點產煤縣,一個礦一個礦地發資料,“那時候真正理解了什么叫‘一分錢難倒英雄漢’?!?/p>
迎來曙光
直到21世紀初,蟄伏數年的平安電氣才迎來發展曙光。
彼時,一心想要看向煤炭行業更遠前方的陳重新,決定依靠科技創新塑造企業發展新優勢。于是,他走起院校企聯合之路,把行業專家變成企業創新人才,將專家手中的科技成果“變現”為產品。其間,為把西北工業大學一項離心式風機技術應用到產品中,陳重新不惜將自家房產拿去抵押貸款,與技術擁有者合作成立研究室。
井下通風設備需要防爆,但通風設備的變頻器在運行中會發熱,當熱量聚集到一定程度,就會引起設備故障甚至事故。一直以來,國內煤礦的井下通風設備多以大風量為主,不僅不節能,揚起的粉塵還威脅著井下作業人員的生命健康。
為解決這個“卡脖子”問題,陳重新和團隊琢磨了好幾年,均已失敗告終。
“時間一點點流逝,投入越來越多,項目卻遲遲沒有起色?!眲偦貞?,那時許多人都勸陳重新放棄這場沒有盡頭的行動,但陳重新依然選擇堅持。
機會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經歷5年“煎熬”后,曙光出現了!
2007年的一天,陳重新看著車間一臺礦井通風機,突然靈機一動:“變頻散熱可以水冷也可以風冷,我們生產風機,為什么不能用自己的風散自己的熱呢?”
為攻克煤礦井下通風技術難題,他和團隊開始了不計其數的攻關、分析、試驗,再攻關、再分析、再試驗……經過近兩年的反復試驗、分析和改進,團隊成功開發出全球首臺一體式的流道式變頻局部通風機。
憑借這項技術,平安電氣奠定了在我國礦井通風領域的領先地位。
走向輝煌
進入21世紀,煤礦智能化技術如火如荼。如何讓礦工兄弟安全、健康、有尊嚴地生活,成為平安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礦井通風風流參數異常診斷科技創新團隊新的使命。
“截至目前,企業擁有8個系列360余種規格風機產品,8個主導產品獲國家級重點新產品證書,研發的通風機不停風倒風門系統、礦井智能化通風遠程集中管控系統系國內首創?!眲偨榻B,平安電氣的礦井通風設備已占據全國25%以上的市場份額,產品暢銷越南、俄羅斯、贊比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同時創下多個“第一”和“唯一”:中國第一家用自主核心技術進行礦井通風監測與智能控制系統研究開發和生產的企業、相關專利技術項目數量排名行業第一、擁有行業唯一的模擬礦井試驗巷道、礦井通風機產銷量全國第一、同行業中唯一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和ISO14001環境體系認證的企業……
采訪期間,團隊多名核心成員的辦公室都關著門?!八麄兌枷戮チ诉€沒回來。”劉剛有些抱歉地對我們說,這些年來,團隊有條鐵律,那就是每名成員每個月必須下井,只有到現場,你才知道井下是什么狀況,需要解決哪些問題。
眼下,這支手握18項礦井通風相關發明專利的團隊,還在不斷試圖超越已有的研究成果,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做世界領先的礦山通風環保專家”。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