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廣州舉行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會上,廣州市商務局副局長吳偉華介紹了當前全市群眾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形勢。
吳偉華介紹,目前,全市八大類群眾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總體平穩,全市生豬日均屠宰量2.5萬頭,蔬菜每日供應8000余噸,社會面庫存的面粉、食用油、肉類、水產品、食糖、食鹽等八大類民生用品保障充足,線上線下多渠道銷售,完全能夠滿足廣大市民的購買需求,全市群眾生活必需品供應,量足,價穩,順暢。
“實施分類分級防控,不可避免地會給部分市民群眾帶來一些不便。”吳偉華表示,廣州按照“1+1+2+N”的成熟保障模式,即,啟動一個應急保障機制,一個國企對接1至2個街道,一個街道安排不少于2個臨時供應點,N個社會銷售平臺協作,從五個方面用力。
一是立即啟動生活必需品物資保供機制。建立“市生活物資保障組—區生活物資保障組—現場指揮部”三級組織指揮架構,研究協調供應中的重大問題。建立“國企對口街道兜底保障,社會保供企業全力參與”的立體供應模式。
二是立即發動重點企業保供應。充分發揮國企生力軍保障力量,市供銷總社、嶺南商控、越秀集團、華潤萬家等分別對口負責白云區、越秀區的封控和管控街道。在管控區域內,鼓勵開放社會平臺參與保供。
白云區8個封控區街道每個街道保證不少于2個臨時供應點。越秀區管控區內原有超市、生鮮店、農貿市場等網點正常營業。
三是立即激活物流配送高效運行。堅持市區聯動,充分發揮區級力量,結合封控區域人員不便流動的特點,對配送到市民手中的生活必需品物資,區分“物資供應點、封控卡口位置、消費終端”三級物流節點,實施無縫對接運遞,在封控卡口位置設立臨時寄存點,通過“無接觸配送”方式送給購買者。
四是充分利用線上線下快捷供應。發動全市美團優選、盒馬鮮生等多家電商平臺,安排3000多名物資分揀員、配送司機、快遞騎手等加快生活物資分派、應急配送,力爭以最快的速度將訂單送到市民手中。
五是扎實做好特殊群體物資保障。始終把老、幼、病、殘等特殊群體作為關愛的重點對象,各封控、管控區域現場指揮部,將組織志愿者、黨員群眾為特殊群體配送到戶。相關區將設立“一對一”對口聯系人和服務熱線,指定專人提供服務。
“接下來,我們還會不斷調整、優化、升級保障措施,提高工作質量效益。在這里,需要再次說明的是,全市生活必需品供應,量足價穩。我們也呼吁廣大市民朋友,理性購買,無需恐慌。也請廣大市民朋友一起參與我們的工作,一起努力,為取得疫情防控勝利加油!”吳偉華表示。
【南方日報、南方+記者】黃舒旻 鄭慧梓 郭蘇瑩
【攝影】張梓望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