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上午,騰訊訴《王者榮耀》“代練公司”不正當競爭案在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開庭并當庭宣判,最終維持原判決,“代練公司”賠償60萬元?!按毠尽钡男袨闉楹伪徽J定構成不正當競爭?家庭成員、朋友間幫忙“上分”會被法律禁止嗎?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采訪了江蘇高院民三庭庭長湯茂仁。
《王者榮耀》是一款具有較高知名度的手游,騰訊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系該游戲著作權人,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經其授權,有權在全球范圍內代理運營以及著作權許可使用該游戲,并在該游戲擁有的合法權益遭受第三方不正當競爭時單獨以其名義維權。
【資料圖】
《王者榮耀》游戲界面
2022年,騰訊成都公司、深圳騰訊公司向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江蘇某網絡科技公司立即停止實施不正當競爭行為,即立即停止通過該公司旗下的兩款電競APP允許未成年人提供《王者榮耀》游戲代練的行為。騰訊方面請求法院判令該網絡科技公司賠償其經濟損失及合理維權費用300萬元;在APP首頁刊登聲明,以消除影響。
南京中院一審查明,其中一款電競APP于2016年10月創立,從事手游服務,以“王者榮耀”代練為主要業務,曾經有注冊用戶30-40萬、“打手”5000余人,平臺抽取用戶代練費用作為傭金,月流水300-400萬元。以未滿18周歲人員身份信息實名注冊的手機號可以登錄另一款電競APP,并可以接受成年玩家下單的代練訂單。這兩款電競APP在應用市場累計下載量分別為1337余萬、131余萬。
《王者榮耀》采用ELO等級分系統來評估每一位召喚師的實力,并盡量匹配10個實力相當的對手及隊友進行比賽?!锻跽邩s耀》協議約定:不得將游戲賬號提供給他人使用,不得作為代打代練等商業性使用。2018年起,《王者榮耀》對游戲全體用戶實施強制實名校驗,未滿18周歲的用戶受到防沉迷系統的限制,僅能在特定時間進行游戲,充值金額也有限度。《王者榮耀》官方網站明確寫明了對代練即通過代玩游戲,由第三方幫助玩家提高其段位及完成相應成就的行為的處罰范圍和處罰措施。
南京中院認定,該網絡科技公司的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一審判決該公司立即停止通過兩款APP允許未成年人提供《王者榮耀》游戲代練的行為; 賠償騰訊成都公司、騰訊公司經濟損失及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共60萬元;連續三十日在APP首頁刊登聲明以消除影響。
一審判決后,網絡科技公司提出上訴
4月21日,江蘇高院開庭審理該上訴案件,經過近兩個小時的庭審后,當庭作出宣判。該院認為,該網絡科技公司的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一審法院判決其承擔的民事責任并無不當,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江蘇高院庭審現場
>>焦點問題
問題1:為何網絡科技公司的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
對于這一問題,江蘇高院認為,首先,該公司的行為具有非正當性。其違反了從事網絡游戲等需實名注冊賬號且不得私自轉借他人,以及防沉迷等業內公認的從業規范;同時,其商業化、規?;峁┐毿袨閷嵸|是為用戶游戲作弊提供幫助,必然導致網絡游戲公平競爭機制落空,明顯有違公平、誠信等公平競爭價值觀。
其次,關于競爭關系,雖然該網絡科技公司是提供代練交易機會服務,騰訊公司提供網絡游戲運營服務,兩者沒有形式上的直接競爭關系,但網絡科技公司提供的服務是建立在《王者榮耀》游戲服務基礎之上。雙方均是基于相同游戲用戶開展業務,且提供代練服務直接影響用戶對騰訊公司運營游戲的真實體驗,破壞游戲業的公平競爭生態,兩者利益不可分割,業務相互關聯。
該公司的行為將直接干擾騰訊公司《王者榮耀》游戲業務的正常運行,對騰訊公司的商業信譽也將產生負面影響。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注意到,關于涉及未成年人代練的問題,法院表示,網絡科技公司的行為利用了騰訊公司《王者榮耀》游戲的知名度及其用戶粘性,以及未成年人等玩游戲受限等性質,不正當攫取市場競爭優勢,獲取非法利益,擾亂了游戲市場正常的競爭秩序;也使得未成年防沉迷保護機制落空,損害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問題2:為何一審判決該公司承擔的民事責任并無不當?
據介紹,法院認為,該網絡科技公司被訴行為發生在其運營的APP上,鑒于本案被訴侵權行為對騰訊公司的商業信譽造成影響,一審判決其在APP首頁刊登聲明以消除影響,依據充分。一審法院綜合考慮涉案游戲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網絡科技公司侵權行為的性質、情節、主觀過錯、持續時間以及騰訊公司為制止侵權行為支出的合理開支,酌情確定其賠償騰訊公司損失及合理開支共60萬元,并無不當。
>>庭長答疑
家庭成員、朋友間幫忙“上分”違法嗎?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注意到,該案當庭宣判后,有現場旁聽人員和庭審網絡直播觀看者提出疑問,如果家庭成員之間,或是朋友之間幫助對方提高游戲賬號等級,這樣的行為會被法律禁止嗎?
對于這一問題,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采訪了該案審判長、江蘇高院民三庭庭長湯茂仁。“該案的判決并不意味著法律對游戲“代練”行為本身絕對禁止”,湯茂仁表示,該案中相關公司進行的是商業化、規?;拇毿袨椋@對游戲經營者的競爭優勢是有沖擊的,對競爭生態和共同競爭的價值觀念是有沖擊的,所以這樣的代練行為應被禁止。
至于家長和孩子之間,或是一般朋友之間的小型的非商業化的類似“代練”行為,這對游戲經營者之間的競爭利益、競爭優勢不會產生大的損害,因此法律并不禁止。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萬承源
校對 李?;?/p>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