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宮一號”的初次踏足
到“天宮空間站”的半年“出差”
(資料圖)
十一年的時間
中國航天
用實際行動向全世界展示了
中國人逐夢航天、叩問蒼穹的不懈追求
今天
距離“神舟九號”發射
整整過去了十一年
讓我們跟隨一張張照片
來一同回顧
神舟九號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出征儀式
2012年6月16日
長征二號F遙九運載火箭騰空而起
景海鵬、劉旺、劉洋3名航天員
駕乘神舟九號飛船奔向太空
天宮一號(右)與神舟九號(左)完成自動交會對接
6月18日
神舟九號載人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
實現自動交會對接后
航天員乘組進入天宮一號
景海鵬第一個從神舟九號穿艙進入天宮一號
航天員景海鵬開啟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實驗艙艙門
以漂浮姿態進入天宮一號
中國航天員首次訪問在軌飛行器獲得圓滿成功
第一次把腳印留在“天宮”
劉旺從神舟九號穿艙進入天宮一號
景海鵬、劉旺、劉洋在天宮一號的全家福
6月19日15時46分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
向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組合體
發出了一組指令
這是地面第一次以郵件的形式
向航天員傳送信息
劉洋“懸浮”在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里編寫輸入短信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監控計算機上顯示的太空短信內容
成功發送太空短信后劉洋打出“OK”手勢
在這個約15立方米的活動空間中
神舟九號航天員乘組
在軌駐留了13天
劉洋還在天宮一號內
首次使用了
太空自行車功量計進行鍛煉
這也是我國航天員
首次在太空使用自行車功量計
這期間還進行了
天宮一號與神舟飛船之間的物品轉移
開展了載人環境維護操作
在軌航天醫學實驗和更換維修性試驗等
相關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
6月24日
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實施分離操作后
劉旺操控著神舟九號飛船來到140米停泊點
航天員操作神舟九號飛船,從140米停泊點逐漸靠攏天宮一號
12時42分
神舟九號從自動控制狀態轉為手動控制
之后它的每一步都由航天員親手操縱
要確保飛船與天宮之間的角度精準控制
這對于重量超過8噸、長達9米的飛行器而言
難度相當于“百米穿針”
劉旺一邊控制手柄、一邊觀察儀表
調整、前進、調整、前進
神舟九號逐漸靠近天宮一號
12時55分
劉旺在景海鵬、劉洋的協助下
成功完成了“操控精準,堪稱完美”的手控交會對接
精確程度超出人們的想象
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緊緊相牽,對接成功
浩瀚太空中打出完美“十環”
意味著我國完整掌握了空間交會對接技術
也意味著我國具備了向在軌運行航天器
進行人員運送和物資補給的完整能力
手控交會對接實現捕獲,航天員握手相慶
6月29日
萬眾矚目中
神舟九號飛船返回艙
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草原順利著陸
在太空遨游了13天的3位航天員健康出艙
為中國首次載人交會對接畫上圓滿句號
神舟九號飛行任務的圓滿完成
標志著我國已經成功突破和掌握了
建設空間站的三大基本技術
載人天地往返、航天員空間出艙、交會對接技術
劉洋成為我國首位進入太空的女航天員
填補了我國女性航天飛行的空白
進一步擴大了載人航天工程的社會影響
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女性的良好形象
成為中國航天史上的一個重要標志性事件
從神舟一號發射至今
中國的每一次載人航天飛行
都是一次突破
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戰
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
從首次出艙活動到手控交會對接
再到今天的航天員中期駐留
每一次都為我國載人航天工程
樹起一座新的里程碑
每一次都扎實地見證了
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與成熟
如今
中國空間站大門正緩緩開啟
在筑夢太空的征程中
神舟飛船將繼續穿梭于寰宇之間
在星辰大海中領航前行!
探索浩瀚宇宙
發展航天事業
建設航天強國
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
中國航天
一直在路上!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