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晚,鄭州發布通知,延長供暖一周。有市民提出疑問,供暖時間究竟是如何設定的?供暖、停暖如何更契合民眾需求?
供暖時間如何設定的?
有市民表示,隨著城市圈子越來越大,每年新增的供暖小區越來越多,在供暖服務上有時確實很難讓人滿意,而被吐槽得最多的就是,天熱暖氣熱、天冷暖氣涼。有市民認為,通常情況下,河南的一些城市從每年的11月1日起就已經感覺到寒冷,而這個期間卻沒有供暖,而從第二年的3月1日起,河南天氣已經很暖和了,但是暖氣還沒有停,還有點熱。
供暖時間究竟是如何設定的?是國家標準還是地方自定?能否根據天氣預測讓供暖或停供變得更靈活、更契合民眾需求?
據了解,《鄭州市城市供熱與用熱管理辦法》由2015年7月8日鄭州市人民政府第29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其中規定,鄭州市供暖期為當年11月15日零時至次年3月15日零時。提前或者延長供暖期由市人民政府決定,并向社會公告。
《河南省集中供熱管理試行辦法》規定,供熱起止時間由市、縣級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確定,如遇異常低溫情況,市、縣級人民政府可以決定提前供熱或者延期停熱,并對提前供熱或者延期停熱發生的費用給予適當補貼。
記者查詢發現,由于氣候差異,不同省份的供暖時間也存在差異,隨著冬季到來時間的不同,當地政府會有相應的規定,如果有劇烈降溫等極端天氣還會提前供暖。
據悉,鄭州市除本次延長供暖外,2020年也曾采取延長供暖措施:考慮到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停止供熱后有可能引發體質較弱的群體發燒、感冒,延長了供暖時間。
市民建議:把社會意見納入標準制定、決策過程
其實在近幾年,根據實際天氣情況提前供暖或延遲停暖成為越來越多城市的常規操作。據中國城鎮供熱協會統計,2019年至2020年采暖季,北方采暖地區55個主要城市中有41個延長供暖。2020年至2021年采暖季,納入監測的76個城市中有64個延長供暖,平均延長14天,其中60個提前、45個延后,靈活供暖已然成為趨勢。
但無論是提前供暖,還是延長供暖,關鍵都在于“暖”。雖然很多供熱企業承諾提前或者延長供暖時間,但部分家庭供暖不達標也是常見現象。
鄭州此次供暖延長消息發布后,得到了無數市民的點贊,有市民表示“正擔心高齡母親暖氣斷供突發寒流的日子怎么保暖,看到延長消息真的感謝關懷”。
但其中也有部分家住高新區、滎陽等周邊市縣市民反映,家里暖氣片早已涼涼。一名高新區市民稱,“高新區學府嘉園一冬天暖氣都沒熱過,用著暖氣還得開空調”。
對此,有市民建議,不妨提高社會參與度,把市民、企業等來自社會的意見納入標準制定、決策過程之中,或許更有利于提高效果的精準度,知道“痛點”在哪里,才能對癥下藥。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