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在全球外交舞臺上越來越活躍,也越來越受到歡迎。”4月18日,2023年“讀懂中國·灣區對話”專題論壇活動舉辦期間,比利時前首相伊夫·萊特姆接受媒體采訪,感謝中國對全球和平所做出的貢獻,以及贊賞中國在外交方面的努力。
談發展:
【資料圖】
贊賞中國所取得的成就
2019年,比利時前首相伊夫·萊特姆參加了“讀懂中國”廣州國際會議,會上他發言稱,中國經濟穩健增長給比利時帶來了很多機遇。
在今年的活動現場,對于近年來中國所取得的發展成就,他再度給予高度肯定。“隨著國家經濟的迅速發展,在其他的領域上,中國也越來越成為國際上的主要領導國。”
伊夫·萊特姆表示,近年來中國在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方面都取得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許多全球目標的實現都來源于中國社會和經濟的成功發展。同時,中國也推進了世界許多國家的貨物和服務進出口貿易,同時帶動了其他地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他認為,中國未來的現代化發展會對全球國際社會和經濟做出更大的貢獻。
談合作:通過合作迎接挑戰
既多元,又統一,伊夫·萊特姆表示,擁有27個成員國的歐盟就是最好的例子。“歐洲既是一個經濟共同體,也是一個社會共同體。今時今日如果想要發展,我想我們必須時刻保持對外開放。”
“我覺得在中國和歐洲之間應該彼此保持開放,無論是在貿易或者科技和知識分享方面都應該互通有無,這才是符合雙方利益的‘相處之道’。”
除了加強與中國和東盟國家的合作,他認為歐洲也必須不斷加強自身的實力,提高發展韌性及在能源和其他方面的應對能力。
他呼吁西方社會和他一道,歡迎和鼓勵中國在全球的外交舞臺上作出的努力和成就。
他表示,希望中國未來能夠保持這樣的勢頭,繼續為世界發展作出貢獻。
談生態:主張全球可持續發展
全球可持續發展是伊夫·萊特姆近年來一直關注的問題。
在“讀懂中國”廣州國際會議上他曾提及,現在全球都承擔著由氣候、由環境變化帶來的成本。在這方面,還可能會影響到人道主義和人類生存的問題。如果在氣候變化方面能夠執行更好的計劃和條約,如何建立起更好的體制來控制經濟活動所造成的代價,這將會是我們應對氣候問題重要的考量。
在本次專題論壇中,伊夫·萊特姆也提到了相關的問題。除了國際社會和經濟發展,他覺得接下來無論是中國還是其他國家,都需要更重視氣候變化,以及其他影響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全球挑戰。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黃嵐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蘇俊杰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