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村”上榜了!
——走近第九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日前,司法部、民政部印發《關于命名第九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的決定》,湘潭市共有湘鄉市泉塘鎮泉塘村、韶山市韶山鄉韶陽村、雨湖區先鋒街道金塘社區3個村(社區)榜上有名。
(資料圖片)
我們推出走進“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專題報道,展現湘潭市基層民主法治建設工作成果,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作用,激勵大家在推進法治鄉村建設中作出更大貢獻。
“織網筑家”培育金塘治理模式
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趙明
地處城鄉接合部,社區面積2.5萬平方公里,12個居民小區中有4個未移交小區和1個公租房小區,轄區內還有6家國有企事業單位、13家民營企業……在傳統觀念里,雨湖區先鋒街道金塘社區是典型的社情復雜社區,然而金塘社區不僅榮獲“全國婦聯基層組織建設示范社區”“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全國民主法治示范社區”“省級優秀社區工作法”“省級養老示范點”等多項國家級、省級榮譽稱號,還保持著糾紛調解率和成功率兩個100%的成績。
在社區管理中如何找到民主與法治的契合點?金塘社區以“織網筑家”工作法,“五方”聯動,“五治”并驅,激發社區發展新活力,多方共商共治,共享文明、宜居、安定、品質、幸福家園,走出了一條獨具金塘特色的治理之路。
“我是社區一分子”
“我屋里被糞水淹了,社區不管哪個管吧?”2020年,原紙模廠宿舍幾戶居民因下水道管道老化導致漏水、堵塞等情況,來社區找說法。依居民看,紙模廠改制了,沒單位可找了,社區就得兜底。
社區書記彭亮宇接待了他們,給他們講《物權法》,告訴居民若想解決就需要上下樓齊心,“誰受益誰出資”。居民們似懂非懂地從社區辦公室回家,剛進家門,同單元的鄰居就上門了。這位鄰居是名老黨員,也是樓棟長,他從老同事、老鄰居角度給這位居民寬心,“你吵鬧也解決不了問題,不如我喊幾個老鄰居跟你們一路搞了衛生再說?我再幫忙想想法子。”一邊掃著污物,幾個人一邊商量著如何倡議鄰居出資改造下水管道。
幾個月后,整個單元下水道換新工程完工,居民無不開心。那位曾在社區出言不遜的居民,如今也成了“五方”聯動的一員,他笑著說,“我現在經常看跟《物權法》相關的新聞,說不定哪天我用得上,我也可以勸別個了。”
這是金塘社區以黨組織為核心,街道、社區、小區物業(業委會)、黨員、群眾“五方”聯動的首次“試水”,“人在格中管,事在網中辦”的網格化基層治理新格局初具雛形。
金塘社區每月有個“雷打不動”的機制,就是集中議事機制,由第一書記、社區黨組織書記、小區業委會代表、黨員代表、群眾代表組成議事會成員,參與社區重大事宜民主決策,變“單向治理”為“多向治理”,改“一方處事”為“多方議事”。樹立共治導向,全民促善治,全域推進居民聯系服務群眾工作,結合扁平化治理充實“五方”力量,從最初的十幾人壯大到如今的300余人,越來越多的居民參與其中也樂享其中,參與度越高,幸福感就越強,“我是社區一分子”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逐漸成為居民的自覺行為。
基層治理有為有味有溫度
“愛黨愛國守法紀,崇尚科學反邪教;愛崗敬業要積極,勤讀書報多學習;一名黨員一面旗,爭做模范樹典范;宣傳政策我為先,時代榜樣我率先;傳承明禮行古訓,紅色基因筑金塘。”
在街道社區舉辦的多場文藝晚會上,都能看到幾位熱衷文藝的中年人表演的這個快板節目,朗朗上口的內容,備受觀眾喜愛,有不少小觀眾跟著快板節奏一起舞動。每次表演完,演員們都會驕傲地介紹,這是金塘社區的居民公約,“我們的公約得過全市的獎哩。”他們引以為傲的獎項正是全市首屆十佳居民公約。這也是金塘社區“大事一起干、好壞大家評、事事有人管”的真實寫照。
以民為本,始終是金塘社區在治理方面的“第一準則”,運用有溫度、有人情味的治理手段,擦亮城市治理的“民生底色”。
首和·山語城小區因歷史遺留問題等原因,導致業主群情激奮,這個小區曾經是金塘社區最頭疼的小區之一。但通過“五聯五治”工作,靠鄰居、樓棟長和老黨員同志上門擺事實、講道理、宣法律,倡導居民“依法辦事才是正途”,業主們從最初的抵觸,到如今的理智而冷靜,也逐漸掌握了使用法律武器捍衛合法權利的方法。近期的“一片一組一代表”見面會,使得業主轉被動為主動,教育引導居民群眾在小區治理中“唱主角”,有利推進了小區業委會的成立。
法治宣傳有趣有料又有效
《小雨普法》是雨湖區司法局聯合多家“誰執法誰普法”成員單位拍攝的系列普法短視頻。社區干部是首期視頻的主角之一,金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也是這個系列視頻第一期拍攝地。這期視頻由金塘社區的真人真事改編,宣講《民法典》中關于贍養義務的內容。
小劉年幼時父親未盡撫養義務,等她成家后落魄的父親找上了門,年歲已高且疾病纏身的父親想得到女兒的贍養,但小劉心有不甘——他沒養我小,為何要我養他老?在這場情理與法理交織的博弈中,最終,小劉法理情中找到正確的方向,通過普法,小劉愿意每月支付父親幾百元生活費。
首期短視頻就引起強烈反響,參演的社區工作人員都成了“明星”,也給金塘社區法治宣傳打開了新視野。此后,新落成的金塘社區辦公室成了拍攝基地,社區逐漸在此過程中摸索出法治宣傳的新路子。
金塘社區與轄區內平安電器公司,共同打造成社區法治文體廣場,以中國古往今來的法治小故事以藝術化形式呈現,既為居民提供休憩好去處,又能在“游中學法治”。如今,漫步在金塘社區,各小區、樓棟、背街小巷,到處可見法治元素,宣傳橫幅、卡通漫畫、書法作品,既裝點了環境又營造了法治氛圍。聯點單位雨湖區司法局干部,化身網格員全部下沉到社區網格,幫助居民用法解決民生難題,把法治宣傳教育做到進樓棟、進單元、進居民戶。
線下五彩紛呈,線上則是各顯神通,社區借助“五方”力量,大力推動網上普法工作,建立微信群,專人定期傳送法律知識和以案說法案例,隨時為居民提供法律咨詢服務。
線上線下齊發力,社區已形成居民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圍。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