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廣州初老志愿者可憑志愿時,就近兌換更多養老服務了。
2月15日,記者在由廣州市民政局指導、廣州市志愿者協會(下文簡稱“廣志協”)舉辦的廣州“公益時間”上線新內容發布儀式上了解到,廣州公益“時間銀行”正式更名為廣州公益時間志愿服務平臺(下文簡稱“廣州‘公益時間’”)。
(資料圖)
據悉,廣州“公益時間”共注冊志愿者279769名。其中,60歲以上注冊志愿者多達13881名,2022年累計貢獻服務時數超過80萬小時,是廣州初老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的主要平臺之一。該平臺可將志愿服務時數兌換為廣志協對接的愛心資源和服務,以此反哺熱心志愿者,形成社會愛心的良性循環。
據了解,全市139家頤康中心已正式進駐廣州“公益時間”,滿足條件的志愿者可就近兌換頤康中心提供的養老服務。
自此,廣州“公益時間”可提供的志愿者禮遇已達到2745份,60周歲以上志愿者可享健康管理、生活助手、智慧助老、安居樂行等專屬養老服務福利,除此之外,還有防疫、清潔、日用品、紀念徽章等物品禮遇供全年齡段志愿者兌換。廣志協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廣州“公益時間”正進行全面升級,不久后,志愿者就能從更新的平臺上體驗使用。
值得關注的是,社會公眾對志愿服務時數兌換的實操問題較為關注。目前,記者亦就公眾關心的問題采訪了上述負責人。
問題1:廣州“公益時間”積累的所有志愿服務時數都可以用來兌換養老服務嗎?
回應:目前,廣志協修訂了《廣州公益時間志愿服務平臺管理辦法》。該辦法指出,志愿者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后獲得的志愿服務時數,按1:1比例整數自動生成時間積分數值,僅限平臺內使用。
時間積分分兩類,包括“養老時間積分”和“通用時間積分”。前者是志愿者于“養老志愿服務專區”參與養老志愿服務,對應服務時數生成的積分;后者是于非“養老志愿服務專區”參與志愿服務,對應服務時數生成的積分。
“時間積分”使用時的價值換算標準,按照市統計部門公布的上年度非全日制職工小時最低工資標準×10%計算。“通用時間積分”和“養老時間積分”分類儲存,不可相互轉換或交叉使用。供兌換的服務或物品的價值換算標準,參考同類服務或商品的社會價格計算。
問題2:我在別的平臺積累了志愿時,能否兌換廣州公益“時間銀行”的福利?
回應:目前,廣州市志愿服務管理存在主體多元,自成系統的特點,雖然不同平臺集聚了不同類型的志愿服務,滿足了不同群體參與志愿服務的需求,但志愿服務時數暫時無法實現互聯互通。廣志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下一步,廣州“公益時間”將按照《廣州市志愿服務規定》明確的數據歸集管理要求,推進與各級各類志愿服務信息平臺的數據互通,進一步實現志愿者獎勵回饋等激勵福利跨平臺兌換。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蘇贊 通訊員李國全、鄭思雅)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