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廣州優質婦兒醫療資源“上新”,華南醫療高地建設又添一筆,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中南)再增一翼!今天,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從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了解到,該院增城院區定于9月16日啟動運營、19日正式開診,新院區首批號源將于12日開放預約。作為廣州市重點工程、民生工程,該院區規劃床位1000張,是華南地區最大的婦女兒童醫院,服務群體將覆蓋大灣區、輻射華南地區。
(資料圖片)
設計新:“花”式建筑布局構建高效新型醫療體系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增城院區位于增城區荔湖街,總建筑面積約22萬平方米,規劃床位1000張。院區按照高水平、現代化、智能化醫院建設,設計以“七色花”為核心理念,創新性地構建“花”式建筑布局:門診、行政、科研等功能模塊呈放射狀圍繞醫技模塊布置,猶如“花瓣”;醫技模塊位于院區中央,是“花盤”;住院樓位于醫技樓南側,形成“花萼”,以空中連廊與醫技模塊便捷相通。
據了解,這一設計是考慮到醫技作為現代醫學的核心構成,在院區中心能夠為院區各部分提供服務距離最短的功能支持,構建流線短、效率高的新型醫療體系。
日前,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前往開業前的院區探營。該院區從地鐵21號線鐘崗站B出口出站即可達,入口處,四層通高的大堂頂上是鏤空設計,陽光透過大大小小“花瓣”狀的天窗灑在大堂內部;
診室的檢查床是玩具車模樣,影像檢查室里配有海洋主題的壁畫,抬頭就能看見“藍天白云”,幫助消除孩子們的不安和恐懼;
樓外開闊的花園,為患者提供良好的休養環境。整個院區色彩搭配明亮溫暖、舒適溫馨,隨處可見市婦兒醫療中心的吉祥物“咪姆熊”標志,與市婦兒醫療中心的珠江新城院區、兒童院區、婦嬰院區、白云院區等四個院區遙相呼應。
提醒:最早12日可掛到新院區首批開診號
據悉,廣州市婦兒醫療中心增城院區將與市婦兒醫療中心在市中心區域的四院區配備同質的醫學人才,在廣州東部地區及周邊的患者能享受到和廣州市中心城區同質化的診療服務。
9月19日首批開診的門急診科室主要有兒內科門診(含各專科門診)、兒外門診(含各專科門診)、中醫兒科、中醫婦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甲狀腺乳腺外科、產科、婦科、兒童保健、婦女保健及兒科急診、婦產科急診,每天都有市婦兒醫療中心的專家在各專科坐診。由于該院預約掛號系統實施提前7天放號,市民最早可以在9月12日晚上8時,通過微信服務號“廣州婦兒中心”預約該院增城院區首批開診的號源。
在開業后的3個月內,該院計劃全面平移增城區婦幼保健院現有全部業務,確保開放床位300張左右。據了解,增城區婦幼保健院自2017年起已經移交由廣州市婦兒醫療中心接管。該院堅持實行同質化管理,不斷將醫療技術、人才、服務等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增城婦幼保健院,深度接管為增城院區開業后順利平移做好準備。
在開業后4到6個月,該院將圍繞增城院區重點發展專科,根據醫療環境成熟情況分批逐步細化、動態調整專科設置,計劃開放床位數達到500張左右;其后,將充分發揮市婦兒醫療中心科研教學優勢和重點專科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分級診療。
模式新:病區不按專科劃分 圍繞疾病成立19個中心
據了解,擁有一院多區的廣州市婦兒醫療中心提出“同質化水平、特色化發展”的院區定位原則,在保證增城院區整體服務功能滿足三級甲等兒童婦產專科醫院基本要求的基礎上突出“精、快、特、優”的特點,在病區構建模式上,打破了按專科劃分科室的常規,按照病種劃分了19個中心,形成一個個多學科診療平臺,體現了“以疾病為中心、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
例如,一位頭疼的患者,按照常規就診模式,現在神經內科查找病因,假如發現是器質性病變需動手術,會轉入神經外科,術后再進入ICU。而在該院增城院區的腦病中心,則是神經內外科專家共同辦公、共同治療病人,“從過去‘病人找醫生’到現在‘醫生圍繞病人轉’。”
該院區的產房則為一體化產房,大部分為單間,產婦從入院到出院,不需要再輾轉于待產間、產房、產后病房之間,可以提供24小時的無痛分娩服務,讓媽媽們可以舒心安心地生娃。
據了解,該院增城院區將重點建設東南亞兒童器官移植中心、大灣區東部沿海兒童急危重癥救治轉運中心、高精尖前沿新技術臨床應用中心、婦女兒童健康中心四大中心。
9月2日,廣州市公安局警航支隊的一輛警用直升機降落在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增城院區住院部樓頂的直升機停機坪。甫一停定,一旁等候的醫護人員推著車床上前,和直升機上下來的醫護一道,將機上的“傷者”轉移到車床,通過樓頂的電梯直達手術室所在樓層。
這是一次基于航空醫療救護的婦幼創傷及重癥緊急醫學聯合救援演練,模擬突發事件發生后緊急醫學救援、醫警聯合航空醫療救護、婦幼急救轉運等場景,也是該院兒童急危重癥救治轉運中心的一次演練。據介紹,該院是內地婦幼系統中首家具備直升機停機坪等航空救援條件的醫院,正在與廣州市公安局警航支隊探索醫警聯合航空救援的可行性,在極端天氣、交通不便、地質災害等,經評估通過地面交通難以在有限時間內獲得救治的情況下,通過衛健部門的120急救指揮中心和公安部門110指揮中心的應急機制,直升機可在半小時內啟動趕赴現場,可在400公里范圍內開展緊急救援。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伍仞 通訊員:周密、李雯
圖/院方提供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