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政府建設既要有速度,又要有溫度。在老齡化與數字化共振的時代,廣州在智慧養老領域做出了哪些探索?
8月25日廣州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廣州市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十四五”規劃相關工作情況。廣州市民政局二級巡視員易利華在會上介紹,近年來,廣州市民政局大力推進智慧養老,為百萬老年人的晚年幸福、為養老服務的綜合監管、為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供智能支撐,受到市場主體和群眾好評。
【資料圖】
一是業務辦理“一站式”。通過市為老服務綜合信息管理平臺,老年人、養老服務機構及其從業人員可足不出戶一站式辦理養老服務申請、養老機構備案和資助補貼申請等業務,極大地提高了養老服務的可及性和易及性。
二是涉老數據“全覆蓋”。依托市政府“政務云平臺”實時整合23家單位、56類涉老服務數據,數據庫資源達2000余萬條,在宏觀層面可以為養老政策制定、養老設施選址等提供參考依據,在微觀層面可以對老人進行“畫像”,為基層民政人員和養老服務機構精準鏈接養老服務資源提供數據支撐。
“比如,在長壽保健金發放方面,通過對碰各部門數據自動生成發放名單,老年人在穗好辦確認信息后即可享受,變‘依申請發放’為‘智慧主動發放’,實現數據‘多跑路’、老人‘零跑腿’?!币桌A介紹。
三是服務監管“全流程”。設立養老服務數據監測中心,運用人臉識別、手機定位等技術手段,實現養老服務過程可視、結果可查、質量可控,強化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全流程監管。比如對居家上門服務,通過平臺全程記錄服務情況,服務機構可進行質量跟蹤,管理部門也可隨時進行抽查回訪。
四是服務場景“智能化”。聚焦居家老年人智能管家等典型場景需求,出臺《廣州市智慧養老需求清單》,鼓勵和引導社會各界提供新的創意、開發新的產品,并探索落地了一批智慧養老應用場景。
比如,長者大配餐服務,全部實現刷卡或刷臉就餐,自動完成就餐結算及補貼減免。再如,民政部門與供電部門合作試點開展居家用電異常預警,通過智能電表實時發現異常用電情況,并及時通知核實跟蹤處理。
易利華表示,下一步廣州將從政策制度、協同組織、技術支撐等方面推動智慧養老體系建設,讓養老服務更便捷更智能。同時,幫助老年人跨過“數字鴻溝”,在日常生活場景中保留傳統服務方式,讓老年人既省心又舒心。
【記者】黃舒旻
【實習生】章語涵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