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句老話,有錢難買老來瘦!現在看來,老來瘦并不都是好事。
1989年,Rosenberg就率先命名了肌少癥(sarco-penia),它是指與年齡增加相關的進行性、全身性肌肉量減少和/或肌肉強度下降或肌肉生理功能減退。
正常情況下,30歲以后人體肌肉量會自然減少,大概每年減少1%~2%。按照自然衰老的速度,一個70歲的老人,肌肉質量僅相當于正常峰值的60%左右,80歲就只有原來的一半了。
目前,全球約有五千萬人罹患肌少癥,預計到2050年,患此病的人數將高達5億。在亞洲,100名老年人中肌少癥患病人數估計為4.1人~11.5人,患病率低于歐美人群。上海地區對18歲~96歲健康男女的調查結果提示:70歲以上男女肌少癥的患病率分別為12.3%及4.8%;在農村,高齡男女肌少癥患病率為6.4%及11.5%。
觀察發現,肌少癥與活動障礙、跌倒、骨密度降低及糖脂代謝紊亂密切相關,是老年人生理功能逐漸減退的重要原因和表現之一。肌少癥會增加老年人的住院率及醫療費用,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甚至縮短老年人的壽命。所以,老來瘦并不總是好的,少點肥肉,留著瘦肉最好。
老來瘦的原因很多,減肥方法不當、節食不當在老年人群中比較常見。有些老年人為了防止“膽固醇升高”而不吃雞蛋、不吃肉,最后看似瘦了,其實是肌肉少了。
老年人合成代謝率與年輕時相比降低30%,如果僅靠節食減重,后果很可能就是營養不良和蛋白質攝入不足而致肌肉合成減少。在少油、少鹽和食物攝入總量控制的前提下,提高富含氨基酸和蛋白質食物的補充可直接促進肌肉蛋白合成,預防肌少癥。
按照中國營養膳食指南的要求,合適的蛋白攝入量為每天每千克體重1克~1.2克。以170厘米身高的人為例,每天需要攝入肉、蛋、豆制品類食物150克~250克(生重)。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