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2022年2月22日,地鐵22號線首通段(陳頭崗-番禺廣場)進行運營調試已經半年,什么時候會開通?廣州日報記者了解到,這條原計劃去年迎客的線路,因為有一段約600米的隧道與天然氣管道并行,有待相關部門完成評估,確保安全才能通車。
22號線未來還規劃建設東延線,從南沙經東莞通至深圳光明城。南沙方面發布消息稱,“十四五”期間將推進22號線東延段工程,填補南沙與深圳的地鐵空白。此外,18號線也有延伸至深圳的構想,相比22號線東延更“一步到位”,直通深圳機場。
首通段處于建成狀態,運營調試已半年
廣州地鐵22號線設計時速160公里,是18號線的姊妹線。22號線首通段全長約18.2公里,自北向南設有4座車站:陳頭崗、廣州南站、市廣路、番禺廣場。其中,廣州南站可換乘廣州地鐵2號線、7號線、佛山地鐵2號線,番禺廣場站可換乘廣州地鐵3號線、18號線。
(22號線陳頭崗站站廳)
2021年8月24日,廣州地鐵通報,18、22號線首通段的軌行區、車站、隴枕停車場、陳頭崗停車場已全面移交運營調試。9月底,18號線首通段開通試運營。從9月底至今,廣州地鐵在建新線的每月進度更新,22號線首通段的狀態都是“正在開展運營調試”。
至此,22號線首通段調試已經半年。在番禺廣場站搭乘18號線的市民,時不時會看到站臺對面的22號線列車停站、開門,和已開通的線路幾無二致,只是不能乘坐。記者從廣州地鐵了解到,目前22號線首通段已處于建成狀態,從自身運營的角度來說,已具備通車迎客的條件。
地鐵約600米隧道與天然氣管道并行
為什么線路未開通?記者了解到,由于22號線市廣路站到廣州南站區間有一段約600米的隧道與天然氣管道并行,需要完成評估確保安全無虞才能通車。
(22號線線路圖)
評估進展如何?據重慶市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重慶市安全生產科學研究有限公司發布的消息,由其承擔編制的“廣州地鐵22號線工程祈福站(記者注:此為工程名,現為市廣路站)-廣州南站區間隧道通車運行涉及天然氣管道安全評估項目”,去年11月13日舉行了專家評審會。
參加該報告審查的專家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湘生、深圳市市政設計院首席專家靳守杰、華南理工大學教授馬小明等。重慶市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發布的消息顯示,與會專家認為:“報告資料齊全,內容比較全面,評估方法正確,依據較充分結論客觀可信,同意通過評估報告審查。”下一步,評估單位按照專家意見修改完善后,報建設單位提交政府主管部門。
政府主管部門意見如何?記者了解到,市交通局負責組織開展城市軌道交通初期運營前、正式運營前以及運營期間的安全評估工作。另外,市發改委負責能源和油氣管道保護、軌道交通工程建設綜合協調工作等相關工作。據悉,春節后相關部門已就22號線開通相關事宜進行評估。
并行的天然氣管道將“挪窩”
記者了解到,與22號線隧道并行的天然氣管道計劃進行遷改,目前正在推進前期工作。換言之,即便評估結果為不影響地鐵通車,該段天然氣管道也將“挪窩”,確保未來絕對安全。
1月底,《地鐵祈廣區間并行段大鵬天然氣管道遷改工程社會穩定風險分析報告》進行評估前公示。項目總投資約8000萬元(不含征地拆遷補償費用),需要遷改的大鵬天然氣管線長度2350米,起點為金山湖東北角綠化,終點為福翠路與興業大道的交叉口。
(藍色粗線為天然氣管道遷改線路)
如果等遷改完成再開通,需要多長時間?項目公示未有透露。根據公示,遷改的管道不是簡單地在馬路邊開挖,中途還要下穿金山湖底,工程難度和復雜性較常規的“開膛破肚”施工更高,工期也將更長。
今年的廣州市兩會,有人大代表就此追問政府部門,并強調:“地鐵開通是老百姓關心的大事,這么重大的項目,一定要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盡快動起來。”
22號線擬東延至深圳光明城
21日上午,南沙區舉行廣州南沙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建設成效新聞發布會。會議透露,“十四五”期間,南沙將推進地鐵22號線東延線(至深圳光明城),填補南沙與深圳城市軌道空白。
(22號線東延段擬由南沙客運港往東,通往深圳光明城)
目前,22號線南端僅到番禺廣場。按照規劃,線路未來將建設南延段去往南沙客運港。需要注意的是,該段尚未報批。東延段將由南沙客運港往東,跨江進入東莞再到深圳。根據去年東莞市軌道交通局的介紹,22號線將接入東莞濱海灣新區,其后進入深圳,止于光明城站。
除了22號線,18號線也有接通深圳的構想,通過南延段與深大城際(深圳機場至大亞灣)互聯互通。深大城際在深圳機場T4樞紐站預留了延伸至中山的條件,該延伸段會經過南沙,18號線南延段“稍一邁步”就可與之銜接,可謂水到渠成。
兩條線路都有對接深圳的計劃。22號線延伸須經過東莞,18號線延伸的里程比22號線差不多短一半,30分鐘可互達明珠灣中央商務區、南沙站樞紐、深圳機場,片區發展的定位、交通樞紐的能級均超過22號線沿線。而且,南沙明珠灣與白云機場直線距離約70公里,與深圳機場僅約35公里,此前廣州已開行南沙至深圳機場的大巴線路,出行需求明確。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天研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