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博主“鄉鎮的卡夫卡”發布了一系列視頻介紹了自己因工作原因意外從上海被“流放”到江西某偏遠鄉鎮的生活,引發網友關注。來到鄉鎮后,他記錄了見聞:便宜的房租,清幽的環境,還有較為清閑的工作內容……他把慢節奏的生活片段發到網上,沒想到迅速漲粉,網友們留言表達了羨慕之情,“拿著上海的工資,住著鄉下幽靜的房子,頂配!”雖被網友羨慕,但接受記者采訪時,小劉還是坦言:其實是愜意與焦慮并存的。
95后小伙分享“流放生活”
本是訴苦,卻意外引發羨慕
【資料圖】
記者聯系上博主“鄉鎮的卡夫卡”,1997年出生的他,山東人。他告訴記者,自己姓劉,視頻中所描述的確實是自己目前真實的處境,最初錄視頻,是帶著要前去陌生鄉鎮的忐忑與不安的。
小劉說,自己2019年從中部某省的211理工大學地下工程專業畢業后,前后去了南京、鄭州等多個城市從事房地產相關的工作。2021年他來到上海,在現在的公司從事房地產策劃類工作。“在上海呆了一段時間后,在父母的支持下我在靠近上海的某二線城市貸款買了房子,每個月還1萬多元的貸款。”被問及那時在上海的收入時,小劉坦言也就一萬多元,除去房貸、三千多元的房租還有生活費,自己基本上是“月光”。
今年3月中旬,公司宣布業務調整,給了兩個方案,一個是離職外加“N+1”賠償,二是前往距離上海千里之外的江西某鄉鎮工作。“不少同事都選擇直接拿賠償離職,但是我的房貸壓力比較大,就選擇了去鄉鎮。”
小劉說,本是無心地記錄這件郁悶的遠調的事情,還自嘲自己就像是蘇東坡被貶嶺南,但沒想到視頻發出后不久,這條簡單的,沒啥構圖與運鏡的短視頻,意外收獲了很多的點贊和留言,“網友更多地是安慰我,去鄉鎮未必不好,只要不降薪,生活反而自在。”
于是被調任到江西的小劉在接下來的幾天,連續記錄下自己在小鎮的生活,花幾百元租了公司附近的房子,花一百多元和同事一起吃了大餐,公司訂購的小禮品到了,他拿出其中的風箏在田埂上放了起來,還看到了飛過河面的白鷺,在清澈的河里撈到了活蹦亂跳的魚……
簡單而充實的小鎮生活引起了網友們的興趣,紛紛催更,短短十幾天,他賬號的粉絲增長到了1萬多人。“沒想到網友們會喜歡看這個。”接受記者采訪時,對于自己賬號的突然走紅,小劉有些意外。
收入沒有降低,工作量減輕了
每月花費近千元,能存下錢
小劉告訴記者,自己來到鄉鎮是做地產策劃的,負責當地的商品房推廣,因為鄉鎮地處偏遠,業務不是很多,所以工作量比在上海時低很多,“有時候下午兩點多就能把一天的工作做完了。”小劉現在每天8點多起床,9點能到單位,中午可以休息兩個小時,然后5點半下班,生活規律了很多。
讓小劉比較欣喜的是,“收入這一塊的話,和原來在上海確實差不多,不過才來了半個月,不知道以后會不會降低。目前我的花銷明顯減少了,房租省了,我在上海的話,租房子要三千多,在這邊只要小幾百元。”發布的視頻中,小劉還曬出了自己早餐吃的魚頭粉,里面有一大塊魚頭,滿滿一大碗才9元。有一天,小張和朋友去了村里小有名氣的一家土牛館吃飯,牛丸湯、牛蹄煲、牛百葉、牛雜湯,外加一份素菜,一共才100多塊。“在上海的時候,公司是有食堂的,在這邊的話,項目上管一頓午飯,早晨和晚上就自己去買一些,但也花不了多少錢。按照目前的情況的話,一個月的生活成本估計也就大幾百元,一個月能攢個兩三千元是可以的。”
田園牧歌生活看似無憂
但其實焦慮與愜意并存
小劉說,最初來鄉鎮的時會擔心孤獨,但真正來到這里之后,也在和項目組的同事逐漸熟悉中,“有的同事挺熱情的,現在住的房子就是和一名同事一起租的,他是江西贛州市區的,所以也在這個鄉鎮租房。”從陌生到融入,小劉還在慢慢適應。
此外,在鄉鎮生活讓他印象最深的是兩件事,“第一個是環境真的非常好,我在大城市待過,在北方也呆過,感覺南方這種鄉鎮的環境非常好,見到了很多野生動物,就比如說那個白鷺、蛇……第二個就是整個生活節奏慢了下來,終于有時間去安靜地思考一些東西,去學一些東西。之前我在上海的時候,其實想要去看書學習,但一沒時間,二心態很浮躁,整個人不是很能靜下心來。來到這邊之后,像最近,我每天晚上會看看書,學習一些自己想學習的東西。以前沒有時間學的,現在終于有時間有精力去做了,整個人的狀態會比之前更愜意一些。”
不過小劉也坦言,在小鄉鎮生活始終是愜意與焦慮并存的,“會擔心與城市脫節,也會擔心現在的工作不穩定,害怕不久后會面臨失業,現在看書也是想預防風險,充實自己,未來還是想回到大一點的城市生活,畢竟也在一個二線城市買了房子,是打算在那里定居的。”對于自己的意外調職,小劉還沒有對父母說,“怕他們擔心,所以暫時還瞞著他們,希望等自己的生活穩定了,再告訴他們。”
同事對小劉的選擇表示尊重
也很欣慰他能逐漸適應
據媒體報道,小劉在江西的同事小陳(化名)表示,和小劉從上海過來的不一樣,自己就是贛州市人,之前也是在市內從事地產銷售之類的工作。目前來到這個項目差不多一年,也是負責營銷方面的,“鄉鎮上這個項目人不多,營銷部加上工程部一共不到20人。整體來說,工作強度相比大城市要輕松一些,也沒有那么多的條條框框。這邊的娛樂方式相對大城市而言少了很多,去市區也比較遠,平時也沒什么娛樂,下了班之后就回家看看書,玩玩手機。”小劉在上海總部的同事湯湯看到了他的生活視頻。在她看來,小劉現在“過得挺好的,有時間生活了。之前在上海就是公司到家兩點一線,偶爾一起吃吃飯。現在我看他很快樂。”湯湯也會羨慕小劉的新生活,但她表示,“短期讓我待一段時間還行,長期的話,可能會有點受不了,離家遠還是會比較孤獨。”
小劉的“流放”經歷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也有網友好奇地詢問:“這該不會是劇本吧?博主是個地產策劃,把這個地方拍火了,房子就不愁賣了哦!”對此小劉回應說:“我的視頻都是隨便拍的,連穩定器都沒用,明顯不專業啊,畫面還有點抖,真的純粹是記錄生活的。不過目前,這邊的房子確實有些不好賣,我也正在思考公司的項目前景,但這是個階段性的過程。我想之后,我會繼續更新視頻的,這是工作之余對‘流放’生活的調劑,也是給很多在大城市打拼的朋友一個參考,展現一個真實的鄉鎮打工仔的柴米油鹽和喜怒哀樂。”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冰晶
校對 陶善工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