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每時每刻都會有令人驚艷的創造。
就比方說當下的各種GPT的出現。我們見證了太多新鮮事物,感受到的是驚喜,當然也可能是驚嚇。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關于AI會不會替代人的這種討論,從十年前的“阿爾法狗”便開始了,這么多年過去了,好像也沒人討論出個一二三來。但是AI的發展依托算力的進步,可沒有絲毫懈怠。市面上雨后春筍般的各類工具,無論是寫文字的、畫圖的甚至是跑代碼的、做數字人的……無論好用還是不好用,它都在那里,默默地成為改變世界的一股力量。
但是對于這個疑問,我們聽到了華夏基金數量投資部孫蒙鏗鏘有力的解答:
“正如那些不愿看世界的種子,不會發芽。”
“與其擔心是否會被超越甚至取代,不如去研究并掌控這種力量。”
顯然,孫蒙是這么說的,同樣也做到了。
我們先認識一下孫蒙。
從物理到金融:是基金經理,更是科研工作者
孫蒙從小就對數理科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和天賦。曾經在全國物理競賽中獲得過一等獎,后來到北京大學物理系深造。2011年之后去美國UCLA(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學習電子工程。
其實北大物理的畢業生中,做量化的人非常多,其中不乏業內大佬。號稱私募的“四大金剛”中,有兩大“金剛”都出自北大物理。關于物理與金融,孫蒙這樣理解:物理其實就是人通過自己所能理解的手段、數學模型去理解世界,對于金融市場來說,通過建模的手段去理解金融市場,只不過建模的對象會不太一樣,其實里面有很多東西是相通的。
學生時代從本科到碩士,吸收了東西方不同語境下的實踐經驗,豐富的物理建模經歷也為后來從事的業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回國后,孫蒙先是從事了幾年的衍生品投資工作,在2017年加入華夏基金。應該來說華夏基金在AI智能投資方面具有很強的前瞻性,這一點在今天來看尤其明顯。2017年,當時的華夏基金就在業內率先開展“AI+”投資團隊的組建,孫蒙作為新銳,在團隊當中發揮了關鍵的力量。先后參與了多個項目和產品的研發和管理,積累了豐富的AI模型及策略經驗。
應該來說近幾年量化的出鏡率很高,無論是公募還是私募,被討論的頻率都很大。量化其實更強調的是一種客觀,并用這樣的方法去尋找不為人知的規律,后面我們再展開說。
熟悉華夏基金的人大概能看出來,這個公司非常“卷”,市面上大部分創新金融產品的發揚光大應該都能看到這個公司的身影。同樣,由于AI+投資這個工作的確沒有什么先例可言,孫蒙通過不斷地探索和創新,將最新的AI技術不斷應用到量化投資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投資方法。就這樣不斷地優化和迭代模型,提高了模型在海量數據利用、反饋調整的能力,更注重風險控制,十分令人驚艷。
從多因子到AI:更符合時代特色的超額
傳統的量化,常見的是“多因子策略”,這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是相對比較成熟的策略,它背后的驅動是基于對于金融市場的認知。有的是基本面因子,有的是風格的,還有交易信號、量價的。多因子策略就是把這樣的投資理念,這些從歷史數據中獲取的經驗,通過數量化的方式進行表達,然后通過打分和排序的方法,篩選出在當前投資性價比最高的標的。
那么問題來了,對于人而言,尋找這些因子是有困難的,甚至很多時候是不現實的。同時,我們假設市場上存在一種規律或者是真相,但是這個的本質可能并不是我們熟知的價值投資、趨勢投資,一切表象背后真正的驅動力究竟是什么呢?可能這是人腦永遠無法參透的。但是AI或許可以。
孫蒙在多因子策略的基礎上,引入了AI,尤其是深度學習技術,來提升模型的性能和效果。“可以把它理解成我們希望通過算法來訓練一個基金經理。”主動基金經理可能會去做歷史的復盤,不同階段該以什么樣的信息和投資策略去投資,對于算法來說也是做類似的一件事情,只不過把復盤這件事情更多地交給算法自動去做。
怎么樣去復盤?其實這里人對市場的理解極其重要。孫蒙的AI+投資,更多是把模型作為進入和理解市場的手段和工具,希望對市場能形成更好的刻畫。與傳統量化一脈相承,孫蒙的策略是基本面驅動的。“因為對于公募基金來說,在交易上我們的約束和風控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我們很嚴格地去遵守規定,所以不具備條件去做高換手策略的,所以希望我們的策略是從基本面出發,能對市場形成更好的定價的邏輯去做策略的驅動。”
簡單來說,利用AI和海量數據,通過模型化的方法,尋找市場中被低估或錯誤定價的標的,從而獲得超額收益。同時通過AI深度學習技術中的強化學習方法,讓模型能夠根據市場環境和自身表現不斷地進行學習和進化,從而提高模型對于市場變化和異常情況的適應能力。最終,這樣的模型不僅能夠提高投資效率和精度,還能夠降低人為干擾和情緒波動的影響,能夠讓模型努力為投資者創造可持續的、更穩定的、有壁壘的Alpha。
從超額收益到價值共享:要做有門檻的事才能獲取長期穩定的超額收益
孫蒙更希望把自己理解成為一個科研工作者。實際上他的團隊也是如此,更像是一個科學家團隊。本著這種科學探索的精神,他們也堅持認為超額收益的持續性來源于策略的持續迭代和研究。
市場既然存在,就決定它總是博弈的。易于獲得的α會很快變成β。因此對于孫蒙和他的團隊來說,要做有門檻的事才能獲取長期穩定的超額收益。
門檻在哪里?首先,孫蒙并不希望行業熱點的輪動會對超額收益形成影響。孫蒙在整個倉位上不會做任何擇時,這樣市場本身的波動其實并不會對組合有顯著影響;二是行業包括風格都是做了中性的處理,“無論行業輪動再怎么熱鬧,我們堅持在每個行業里優選個股這件事情。”其實也好理解,優選個股這個邏輯,好的公司一定是存在背后邏輯支持的,所以并不會隨著行情怎么樣變。而如果有一個投資策略因為市場行情的變化而出現了大幅回撤,那么這種策略一定賺的是Beta的錢,而不是Alpha的錢,賺的是市場風格的錢。“我們從來不愿意去賺市場風格的錢”,孫蒙解釋道“我們希望的是在每個行業里去精選個股,然后獲得超額收益”。
另外,技術上的理性更是關鍵。市場上的信息和噪音實際上是很難區分的,孫蒙團隊不會對模型的結果做過多主觀的干預,“我們不會說今天看到大家都買成長股,就拍腦袋把整個組合偏到成長;或者覺得市場要跌了,得多配點價值,拍腦袋去配價值。”孫蒙團隊都是按既定的策略訓練模型,并且希望所有的框架可回溯,讓所有應用到實盤的策略或者信號都是經過歷史檢驗的,“不希望我們有任何主觀和靈感涌現的因素體現在我們策略當中去。”這也讓他最終不懼風格切換,在波動中取得了優秀的業績。
以今年來多次實現凈值新高的華夏智勝先鋒為例,從歷史業績走勢看,該基金應用AI+量化策略有效性顯著,近一年凈值增長率達到22.58%,近半年凈值增長率達到18.15%,自2021年12月15日成立以來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累計實現超額收益為26.29% (凈值增長率14.10%,同期業績比較基準-12.69%),持續創造超額收益, 一季度規模相比2022年年底增長164.09%,也表明了市場的青睞。
數據來源:基金定期報告,經托管行復核,業績截至2023/3/31。產品業績比較基準:中證500指數收益率*95%+銀行活期存款利率 (稅后)*5%。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
除了華夏智勝先鋒,孫蒙還管理著華夏智勝價值成長、華夏中證500指數增強等量化基金產品,這些產品都是基于AI+投資策略,對標中證500指數去獲得超額收益。
他所管理的華夏中證500指數增強基金成立以來到今年一季度末,約3年時間回報為78.15%,而同期業績比較基準(中證500指數收益率×95%+人民幣活期存款稅后利率×5%)收益僅有23.44%,基金超額收益高達54.71%,在近一年銀河證券同類排名列第2。(數據來源:基金一季報)
而根據最新的銀河數據,這只基金目前排名又上升一位,已經位列第一了。(來源:銀河證券,截至 2023,5.31,排名分類為增強規模指數股票型基金(A類))
華夏給這個系列起名“智勝”,其實大多數投資者是不會一眼理解這兩個字到底說的是什么。但是可能也正因為如此,在深入了解后,才會感到如此驚喜。
在中小盤風格占優的當下,孫蒙將于6月28日起發行華夏智勝新銳(018728/018729)這只新基金。與之前不同的是,新基金對標中證1000指數,將繼承孫蒙的AI+投資方法,力爭幫助投資者獲取比中證1000更強的收益。
從中證500到中證1000:全新賽道的全新機遇
中證1000指數是一個覆蓋A股市場中市值較小、流動性較好的股票的指數,它是在剔除了中證800指數成份股后,按照總市值從大到小排名選取的前1000只股票組成的。由于中證1000指數選取的是市值較小的股票,這些股票往往具有較高的成長空間和潛力,也更容易受到市場熱點和主題的影響,從而產生較高的收益率。另外,中證1000指數具有較低的估值水平、較高的分散性,分析師覆蓋密度低,這也意味著這個指數的成分當中更容易挖掘“黑馬”。
孫蒙認為,中證1000指數在當下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和吸引力,也更適合AI+投資去發揮其優勢。他將繼續運用自己獨特的AI+投資方法,幫助投資者挖掘全新的機遇。
從科學到藝術:冰冷的數字代碼背后的理想和信念
回到開始,科學和藝術結合的投資方式,似乎像是噱頭,但是AI+投資或許真正踐行了這句話的真諦。
我們可能會好奇,訓練出的“AI基金經理”,會有怎樣的投資框架,比如偏好低估值或者偏好高成長。孫蒙認為,這就是希望通過算法去回答的最重要的問題。因為無論是“低估值”還是“高成長”這樣的策略,我們對其的青睞可能是因為過去或者未來會奏效。
孫蒙希望回答的是這些大家比較熟悉的投資理念所不能回答的問題——比如可能在某一個階段確實賺到錢了,有沒有比這個還有優勢的一些做法或者投資策略存在?或者反之。“這在我看來并不那么優美,我們希望算法自主地去尋找可能的最優的投資策略去做投資。”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科技本質上是為人類服務的,而不應該成為人類的負擔。孫蒙曾說:“這么多年來,真正驅動我們不斷前進的,其實是先進技術和人類好奇心的結合。我們不斷想要理解市場如何運轉,這個世界如何運轉,最終讓我們更好地用AI的邏輯去獲取超額收益。”我想這就是孫蒙對于“智勝”最好的詮釋。
之前看到今年華夏基金25周年的主題,反復提到讓投資人“如愿”,這很恰當且直接地表明了公募基金的行業使命。不知道我對孫蒙的“智勝”了解的是否準確,但我愿意相信,“智勝”,會成為投資者如愿未來的重要力量。
(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