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活效率低”“提不起精神”“晚上睡不著早上又起不來”……春節假期結束,有不少人感覺自己患上“節后綜合征”。春節過后,出現有氣無力、情緒低落,這些都是輕微的心理變化。
對此,專家提醒,應及時進行心理調節,減少“節后綜合征”帶來的不適,多數人的癥狀會在兩周內自然消失。
出現“節后綜合征”,怎么辦?
昨日上午,記者在走訪中看到,鄭州市區道路上不少人騎著電動車踏上節后第一天上班的道路,各個公交站臺也熱鬧起來。地鐵站里,趕著上班的人們又邁起了急匆匆的步伐,不時掏出手機、抬起手腕,看看時間。
除了路上沒有送孩子上學的身影,以及不少還未開始營業的鋪,一切都像是恢復到了春節假期前。但是,不少人臉上卻顯得有些疲憊,甚至哈欠連天。
“昨天還帶著孩子在奧體中心放風箏,晚上還看了電影,今天差點沒起來,實在是提不起精神!”一位打著哈欠等公交車的市民說。
通過了解,有不少人也有同樣情況。如果你在節后上班兩三天內,感覺厭倦,提不起精神,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惡心、眩暈、神經性厭食、焦慮、神經衰弱等,那可要注意了,因為你很可能得了“節后綜合征”。
正確認識“節后綜合征”
“節后綜合征”是一種對心理生理不適狀態的戲稱,指的是人們由假期的放松狀態突然進入工作的緊張狀態時,生理和心理的平衡被打破,進而產生的一系列問題。
春節假期中,很多人會參加各種聚餐,難免暴飲暴食。不再朝九晚五,有些人還會熬夜刷劇、玩游戲,一覺睡到大中午成為常態。
開工之后,就需要一段時間來調整腸胃,其間很可能出現腹瀉、食欲不振等癥狀。因此晚上失眠、早上睡不醒、白天精神不振等現象并不奇怪。可以說,“節后綜合征”主要是指情緒問題。
調節情緒,適當減壓
出現“節后綜合征”的癥狀,不要擔心,這不是病,只是一種負面情緒。該如何應對呢?
河南省中醫院專家李穎穎表示,最重要的是要調節情緒,適當減壓。
比如當工作效率低下時,可以適當放一放,從簡單的工作著手,循序漸進地開展工作。
趁著休息時間,可以聽一些舒緩的音樂,或者和家人朋友聊聊天,喜歡運動的,可以趁著天氣好的時候,出去散步、慢跑等。
恢復原來的生活節奏,確保作息規律、健康。晚飯不能吃太飽,以清淡為主。睡前不要讓大腦高度興奮,可聽音樂靜心,或熱水泡腳5~10分鐘。
另外,還要注意調整飲食,可多補充營養素,如維生素D、維生素C、B族維生素,以及益生菌等。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