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玉簪綠、中國古典方形窗欞的創意小家電,結合故宮裝飾藝術的咖啡具、茶具,馬鞍墻造型的雕刻木片設計而成的落地燈……在第133屆廣交會現場,各大參展商帶來的“國潮風”產品兼具顏值與實用功能,吸引了不少來往客商的目光。
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交流合作越來越密切,“國潮風”特色的新產品、新設計成為外貿企業“掘金”新增長點。同時,“老字號”“專精特新”企業求新求變,派出專業設計團隊、技術骨干,增強自主品牌、專利創新等“硬核”實力,不斷贏得更廣大國內國際市場,借力這陣“國潮”風起,講好中國故事,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
(相關資料圖)
中國古典元素融入創意小家電 “國潮風”設計為品牌“出海”賦能
在便攜式干衣架上嵌入中式窗格元素,在破壁機、養生壺等小家電上融入中國古典設計元素……走近位于廣交會展館A區2號館的古今設計的展位前,清新淡雅的“中國風”迎面而來。
記者注意到,一款插電使用的便攜式干衣架,出風口的設計酷似中式建筑中的窗格。“光是這款產品,一上午就有十幾波客戶來問,目前在海內外市場都很受歡迎,特別是年輕消費群體。”佛山市順德區古今工業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謝志純告訴記者,公司幫許多小家電企業做產品設計,將古今元素糅合,讓現代產品也有古風韻味。
謝志純表示,設計不是簡單地印上“國潮風”圖案,重要的是做好功能提升。“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交流合作越來越密切,國際市場對‘國潮風’的接受度逐步提高,我們也在加大力度向外推廣國潮設計。”
“宮廷萬花”系列瓷器
步入本屆廣交會設計創新獎(簡稱CF獎)的展廳,中國風落地燈、“宮廷萬花”系列瓷器、布衣情茶具……獲得2022年廣交會設計創新獎的作品中,不少含有“國潮風”元素產品吸引了境內外客商的目光。
“這是一款以民族服飾藝術為設計靈感的茶具,將民族服飾中的車縫線、圖花等元素抽取出來,轉化為陶瓷裝飾的一部分,制作出具有淳樸手工風格的茶具。”廣交會工作處工作人員梅曉涵介紹,茶壁著色特別采用了古雅的中國傳統色,明黃、霽藍、正紅、湖藍色、碧色、酡紅,極具東方韻味。
此外,CF展館內還有融入了故宮裝飾藝術的咖啡具、茶具系列、咖啡杯套裝等組成的瓷器,體現外慧內秀的古典審美,彰顯四海升平的盛世氣象;中國風落地燈則利用中國建筑里馬鞍墻位設計元素,通過頂部懸掛的方式將每個馬鞍墻造型的雕刻木片懸掛在一起,形成一個燈罩的形狀,讓整個燈飾保留中國文化韻味的同時,又不失設計感。
“專精特新”、“老字號”求新求變 國貨“硬實力”不斷增強
作為省級專精特新以及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廣州坤江汽車配件工業制造有限公司生產的汽車散熱器產品處于國內外市場領先地位。出口部經理彭卓嘉告訴記者,今年第一季度與去年同期相比,出口銷售再創新高,增幅達48%。“我們每年投入研發費用600萬元以上,持續引進尖端技術人才,取得顯著成果。”
據了解,此前,在技術骨干的帶領下,公司的“節能升級項目小組”對釬焊爐進行技術改造,經過半年攻關,成功采用雙排過爐工藝,該工序因此節約用電25%,并獲國家發明專利。“省下了成本,我們當然會讓利,同時提高我們的市場競爭力。”
廣州威華自行車有限公司展位,來自俄羅斯的采購商前來洽談。
傳統“老字號”也勇于求新求變,走在創新前列。“每一屆廣交會都有新的商機。” 廣州威華自行車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詹喜榮告訴記者,作為一家廣州“老字號”,在國際市場摸爬滾打了十幾年后,發現了擁有自主品牌的重要性。
多年來,他們重視國外市場的推廣,從而掌握定價權和主動權。在外觀設計和產品結構上,他們同樣下重本、花心思,在產品開發上不斷尋求突破。如今,他們的產品出口占比62%,遠銷到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緊跟市場的每一個變化,讓我們不斷贏得更廣大的國際市場。”詹喜榮說。
一些新興賽道上的“選手”,也因為順勢而為在國際市場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過去三年,主營帳篷的廣州賽爾特建筑科技(廣東)有限公司的業務經過了一番起落。目前,公司的國內外業務比例約為7:3。外貿銷售總監廖楊威告訴記者,隨著相關支持政策陸續出臺,他們迎來很大利好。同時,他們也通過深入調研不斷調整現有產品,外貿業務不斷向好,內外業務都進入正向循環。
在本屆廣交會二期,賽爾特將精心布置展區。“廣交會是面向全球的窗口,對后期銷售轉化很有利。”廖楊威說,“我們要通過這個‘窗口’告訴客人們,我們永遠都在這里等你們。”
采購商驚嘆國貨更新換代快
來自潮汕的采購商陸先生,即將前來參加廣交會二期采購產品配件。他告訴記者,自己做的是陶瓷鍋身,需要采購鍋蓋,“平時,供應商散落在全國各地,在廣交會上,廠家集中展示,別說貨比三家,30家都不稀奇。”不創新,在市場就“走不動”,因此他對自己產品的品質和細節創新的要求很高,“當然希望有合適的蓋來配我的鍋啦。”
陳奕蓉是廣東省外貿開發有限公司業務經理,每年都參加廣交會的他們既是參展商,也是采購商。他們發現中國的產品更新換代特別快。“作為貿易商,我們也要不斷擴充產品鏈。”她驚嘆于行業創新的快速和捕捉市場需求的靈敏度:“廚具類的材料、顏色變化很大,產品更豐富多彩,高顏值符合年輕一代消費者的需求,上檔次的產品更受青睞。”她認為,作為中間商,要把產品定位慢慢轉向中高檔,適應消費升級的需求。
“歐洲的專業買手每年春季都會找我們采購很多‘國潮風’設計的產品,前陣子,我們接觸了英國博物館的一位策展人,他也對我們這款布衣情茶具相當感興趣。”JOYYE陶瓷藝術生活品牌創始人鄭蘇華告訴記者,這幾年,自己也一直在全球各地奔走,希望這些手工彩繪的瓷器能夠傳遞中華文化之美,也希望在海外陶瓷市場打造出國內自己的優質品牌。
“隨著中國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國潮產品出口前景可期!”來自福建的參展商、德藝文創有關負責人對未來國潮產品“走出去”信心滿滿,“接下來,我們要立足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挖掘更多文化底蘊,還要注意將產品設計與功能設計、與國外市場的實際需求相結合。”
觀點:
借力國潮風起?講好中國故事
近年來,“國潮風”產品在海外市場的接受度大大提升,國貨“硬實力”不斷彰顯。外貿企業如何借助“國潮”風,提高產品在海外市場上的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自貿區研究院副院長謝寶劍認為,國潮出海,一方面有利于提升中國產品在海外市場的占有率和認受度。另一方面,通過產品作為文化的載體,提升消費黏性,更好地在擴大高水平開放的同時,講好中國故事。
謝寶劍告訴記者:“作為外貿企業,應當充分借力‘國潮風’的興起,講好中華文化故事,豐富國潮品牌文化內涵,提高國潮產品品質標準,豐富國潮產品營銷渠道,提高創意設計水平,通過數字化、定制化、個性化手段,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趙方圓、林琳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憂子、李波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