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小水源大民生”系列報道
大珠小珠落“玉盤”
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希臺 通訊員 成智超
初夏時節,一座座整治提升后的美麗山塘碧水盈盈,陳列山水之間,宛如明珠嵌翠玉。在綠色大地上,清澈的水面倒映著周邊美景,鄉村共富底色因水而美。
水美鄉村處處景,大珠小珠落“玉盤”。這些美麗山塘在裝點鄉村畫卷的同時,更承擔著供水、防洪、灌溉、生態等多種功能,是重要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
我市在山塘清淤整治行動中,始終把“群眾路線”貫徹到底,并廣泛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形成了“鄉鄉有典型、村村有項目、組組有行動、戶戶有投工”的農田水利建設“大會戰”。如韶山長湖村的長湖大塘、雨湖區鶴嶺鎮雙豐村的大石嶺塘等山塘整修,紛紛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綜合考慮山塘自然稟賦、村民意見及生產需求等因素,因地制宜開展綠化、美化、硬化措施,作為重點美麗山塘打造,充分發揮了山塘的綜合效益,確保山塘提升有成效、有特色、惠民生。
我市小型農業水利設施數量多、分布廣,多建于20世紀60年代,加上山地丘陵面積居多,存在塘壩淤塞嚴重、水渠不暢、抵抗重大旱情能力弱等問題。尤其在2022年嚴重干旱中,部分地區小型農業水利設施“蓄不住水、灌不到田、上不了山”的問題進一步凸顯。
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2年,我市整合高標準農田、移民后扶、中央抗旱救災資金、鄉賢捐資等資金,共建設農村小水源供水能力恢復工程2098處,完成總投資16085萬元,新增蓄水能力740萬立方米。
2023年,市水利部門出臺了《湘潭市小型農業水利設施建設和管護2023年行動方案》,進一步完善農田灌溉排水體系,提升山上經濟作物灌溉水源保障能力,逐步實現“蓄得住水、灌得到田、上得了山”。
今年,我市將清淤整治山塘3007處,其中骨干山塘2000處,一般山塘1007處。同時,新增獎補項目列入了湘潭市2023年省重點民生實事農村水源保障及灌溉能力提升項目,預計新增蓄水能力140萬立方米。目前,新增獎補項目已完成308處,完成投資約1650萬元,新增蓄水能力約90萬立方米,民生實事任務完成進度約64%。自籌資金項目已完成475處,完成投資約1868萬元。統籌獎補移民后扶項目已完成項目摸底、編排和項目匯總表申報等前期工作,計劃汛期結束后開始施工。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