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城縣4·18這場火災,是我撲救過最艱難的森林火災。”這是康定市森林消防中隊全體指戰員的共鳴聲。稻城火場10個晝夜里,他們斗火魔、護青山,有人說他們是英雄,有人說他們是勇士,如果脫下這身撲火服,其實他們也都是20出頭的小伙子。只因加入森林消防隊伍,他們心中便有了信念、肩上也有了責任,成為大家口中那最可愛的人。
4月18日晚,四川省甘孜州稻城縣各卡鄉百合村因雷擊發生森林火災,?在撲救此次火災中,他們每日人均背負四十余斤的救援裝備,從海拔2900米攀爬到4000米的高山開展撲救任務,由于火場位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且平均坡度接近70°,火災發生地植被茂密,火場多為斷崖地形,路險坡陡,火場點多線長面廣,給指戰員撲救森林火災帶來了極大難度,當然這也是對康定市森林消防中隊消防員們的一次考驗。
(資料圖片)
4月19日凌晨4時,在甘孜州森林消防支隊前指的帶領之下,康定中隊中隊長劉磊組織中隊45名指戰員,披星戴月奔赴火場。在經過570余公里,12個小時的長途奔襲,終于抵達火場山腳。
4月20日凌晨4時許,中隊長劉磊在出發前作分配任務:“兄弟們,今天我們的任務是架設1號管線,從火場東北側山腳一側取水,沿東北側山脊連線接近火場,在此我強調一下,每名同志在攀爬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謹慎,這次火場可能是有史以來最難撲打的,山高、路險還要攀爬山脊(攀爬山脊過‘一線天’的圖片被網友稱贊為山脊上的橙色長城),各小組安全員履行好職責,叮囑好小組成員,確保人員安全......出發!”在火場東線主攻方向,針對地勢險峻、懸崖溝壑、煙點眾多等實際,他們采取用手攀爬、用腳踩登、用繩索懸吊等辦法,克服山高坡陡、海拔高、風力大、等重重困難,充分發揚隊伍“不畏艱險、不怕困苦、不計得失、不辱使命”特有精神。9時45分,中隊沿北線東段接近火線并成功打開突破口,并沿火線向西撲打。
“有滾石,快躲在樹后”“石頭、石頭、石頭”“快躲開,石頭來了,”安全官在火場不時發出陣陣怒吼。由于火場處是斷崖式陡坡、溝谷縱橫,林內針葉茂密,在撲救火災時,不時會有滾石落下,如果發現不及時很容易發生人員受傷。中隊新聞報道員黃小龍事后講道:“雖然入隊只有4年時間,也經歷過好幾次森林火災,但是這次是最危險的,地形險要,滾石落下來很容易引起蝴蝶效應,那效果就像塌方一樣,揚起來的草木灰比樹還高,看都看不見,處置火情時只有時刻在稍微大點的樹后進行,不然稍有不慎很容易受傷。”
在經歷連續幾天的日夜滅火作戰后,不負眾望,火場東線、南線外線已無明火煙點,由于地形、氣候和植被因素火場火場西線北段發展蔓延為北線西段,有斷續火線向西北溝谷方向發展,由于斷崖式地形影響已無法從東北側追擊火頭,只能從兩山間的溝谷向前推進。“兄弟們,今天我們的任務是開設隔離帶,阻止火頭繼續向外蔓延,大家整理好裝備后準備登山。”在分配完任務后他們背負式機具繼續向山頂進發。
“隊長、隊長”“收到”“在開辟隔離帶時地方撲火隊有一名隊員因機具使用不當,意外受傷,尋求我們幫助”“收到”“衛生員李義標,帶上醫療包前往處理”“收到”。
“兄弟們,我知道連續日夜作戰大家都奔赴在最前線,都很辛苦,但是火魔未滅,我們還不能松懈,明天我們將攜帶水泵和常規機具從懸崖底部,沿山谷河流向大山深入挺進,由于山體不時有滾石,大家向前推進的時候一定要小心,避免造成人員受傷......”在險惡火場環境中連續轉場作戰,他們每日背負40余斤的滅火裝備,攀爬負重40余斤的裝備,攀爬接近垂直的懸崖峭壁、在70°以上的陡坡追擊火頭,接連幾天康定中隊指戰員沖鋒在火場一線,用行動詮釋責任、以責任彰顯擔當。
在經過荊棘叢生的灌木、險峻的山路、攀崖走壁、過獨木橋,4月25日11時,在6小時的負重從懸崖底部沿山谷推進,他們他們終于抵達火線。“1號泵、1號泵,我們已到達火燒跡地邊緣,我們準備撲打,確保水源充足,可以供水”“我負責槍頭組,陸浩游帶領常規組清理煙點,大家要時刻注意滾石,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撲打,”中隊長劉磊在對講機里講道。
4月25日20時,山溝谷底,“兄弟們,大家也知道宿營地距離我們這里太遠,從宿營地到這里再到火線,耗時需要近9小時,為了盡快撲滅火災,節約時間上山抓住有利戰機,上級決定就地開尋找安全區域辟宿營地,等待給養到達,補充完體力后早點休息,每天照舊凌晨5時起床......以班為單位尋找宿營地,保持對講機暢通,遇有情況及時匯報。”在經過一晝夜的作戰后,中隊長劉磊及時傳達上級指示要求。
在領取完給養后,分隊長張國周看著隊伍中的年青面孔講道:“兄弟們,目前情況火場形勢還很嚴峻,山高路遠,你們有很多是第一次跟著隊伍出任務,火場上的有些常識大家會不是很有經驗,有些兄弟領了寄養后一個上午就吃完了,吃了上頓不顧下頓,結果下午要挨餓。大家領取的給養一定要合理分配,均勻食用。”夜晚,山谷里氣溫驟降,兄弟們在火燒跡地圍著升起了篝火,用水壺自帶的鐵壺煮起了泡面,在加入一根小火腿腸,一碗熱騰騰的泡面就煮好了,再用樹枝做成簡易的筷子,你一口我一口,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表情,紛紛說“這種情況能吃上一口熱乎的真舒服。”
消防員昂旺來讓講到:“白天滅火作戰期間,只能吃著捏碎的泡面,飲著帶來的礦泉水,礦泉水沒了就從管帶里面接,吃完了泡面還得繼續處置煙點呢。”
整個滅火任務期間,康定中隊參戰指戰員克服高寒缺氧、道路艱險、給養難以送達等種種困難,積極承擔打火頭、攻險段等任務,沒有一個人退縮、沒有一個人叫苦喊累,充分發揮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精神,圓滿完成了此次滅火作戰任務。中隊全體指戰員一致認為選擇了這身“火焰藍”、選擇了消防救援事業,無論時代如何變遷,角色如何變化,“竭誠為民”的誓言始終不變。
通訊員 黃小龍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見習記者 陳燃
校對 陶善工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