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為愛·不孤獨”第二屆中國南京“星星的孩子”感恩音樂會暨100位孤獨癥“天佑愛心大使”點亮星光盛典,在南京大報恩寺恩劇場隆重舉行,旨在喚起社會各界對孤獨癥兒童群體的關注,引導廣大孤獨癥家庭重視對子女的早期干預及治療,進而促進中國孤獨癥兒童更好地融入社會,改善生存境遇。
該活動由江蘇交響樂團、南京C20文化藝術聯合會、南京大報恩文化發展基金會和南京天佑兒童醫院聯合主辦,由中國民主建國會南京市委員會給予活動支持。活動伊始,民建江蘇省委十屆醫療衛生委員會副主委、南京天佑兒童醫院創始人黃春池,江蘇省政協委員、江蘇交響樂團首席殷楠,南京C20文化藝術聯合會會長朱為民,江蘇省婦女兒童福利基金會副理事長宋曉輝相繼為盛典活動致辭。幾位領導在發言中表達了對孤獨癥兒童群體的關注,傳遞了希望藉此活動喚起全社會對孤獨癥兒童的重視,為孤獨癥兒童及時篩查、診斷、干預康復提供社會支持的信念。
南京天佑兒童醫院作為活動的發起人和聯合主辦方,在現場分別向江蘇省婦女兒童福利基金會和南京大報恩文化發展基金會捐贈善款,共計21萬元。作為華東地區較有影響力的兒童康復專科醫院,南京天佑兒童醫院長期致力于孤獨癥等慢病兒童的康復救治事業,并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應。在為廣大慢性病兒童送去實實在在的康復療效之余,南京天佑兒童醫院積極投身貧困孤獨癥兒童的公益援助事業,幾年來通過組織和參與各類公益活動,為貧困孤獨癥兒童家庭減輕經濟負擔,累計捐贈善款超350萬元。
(資料圖片)
黃春池先生表示,“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為貧困孤獨癥兒童奉獻一份愛心,不僅能夠幫助孤獨癥家庭擺脫無錢治錢和因病返貧的困境,也能夠帶動更多人崇善行善,關愛和扶助孤獨癥兒童,點亮城市文明之光。”
在捐贈儀式之后,南京天佑兒童醫院院區的小朋友為觀眾們表演了非洲鼓《布谷鳥》,用心的表演贏得觀眾席一片贊許的掌聲。在本次活動中,許多孤獨癥患兒家長被邀請來到現場。首位天佑愛心大使、中國知名孤獨癥教育達人干強先生分享了他陪伴兒子軒軒康復的艱辛歷程。軒軒從小患有腦癱、癲癇、孤獨癥及地中海貧血,各方面能力遠低于同齡兒童,在干強一家人悉心陪伴、教育和堅持不懈的求醫診治下,軒軒逐漸掌握了各項生活技能,還通過了鋼琴業余十級考試。軒軒的故事經網絡傳播,在社會上引起巨大的反響,也讓孤獨癥兒童家庭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像干強這樣的孤獨癥家庭還有許多。活動當天,100個“天佑愛心大使”家庭受邀來到現場,家長們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孤獨癥兒童的父母,孤獨癥并非絕癥,早期的診斷和治療可以幫助孤獨癥兒童改善狀況,提升認知、社交、言語等能力,輕度的孤獨癥兒童經過持續的治療不僅能夠回歸校園,還能夠參與正常的社會生活。
孩子們的變化,離不開父母的精心呵護,也離不開主治醫生的精心診療。活動現場,孩子們通過國學感恩禮,向自己的媽媽和主治醫生致以謝意,這也是中國首次舉辦孤獨癥兒童國學感恩禮,主辦方希望以此感恩禮為契機,引導孤獨癥家庭關注親子交流,營造文明溫馨的家庭氛圍,為孤獨癥兒童的康復創造良好的條件。
伴隨著陣陣掌聲,江蘇省婦女兒童福利基金會副理事長宋曉輝,鼓樓區殘疾人聯合會副理事長李治武,鼓樓區殘疾人聯合會康復科長王遠,民建南京市委宣傳處處長常慶忠,民建南京市委直屬一支部主任朱君,江蘇交響樂團首席殷楠,南京C20文化藝術聯合會會長朱為民,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周忠蜀,南京天佑兒童醫院首位愛心大使干強,南京大報恩文化發展基金會理事長顧宇明,民建江蘇省委十屆醫療衛生委員會副主委,民建南京市委教衛文體委員會副主任、民建南京市建鄴區五支部會員、南京天佑兒童醫院創始人黃春池,南京天佑兒童醫院院長龔根娣走到臺上,和醫院的門診主任張青龍、吳敏、陳剛、呂建光、冷貴生、王學勤,以及八位“天佑愛心大使”共同為點亮星光盛典啟幕。
一位在南京天佑兒童醫院陪伴孩子走過5個療程的家長表示,自己親眼看到了孩子的驚人變化,愿意將這份欣喜傳遞給更多的孤獨癥兒童家長,讓他們堅定信念,不放棄對孩子的治療。
音為愛,不孤獨。作為孤獨癥兒童干預治療的重要手段,音樂能夠超越語言通向情感世界,有效激發孤獨癥兒童的身體反應,緩解他們言語、情緒、認知等方面的障礙,促進腦功能的改善。本場音樂會為孩子們和嘉賓精心準備了西洋樂和民樂兩種形式的音樂表演。不同風格的曲調和演出風格,為現場觀眾帶來舒心愉悅的視聽體驗。
2023年世界孤獨癥日的主題口號是:關愛孤獨癥兒童,關注與支持孤獨癥人士的照顧者和專業工作者。近年來,隨著國家對孤獨癥兒童加大救助力度,孤獨癥兒童群體日益走進大眾視野,但孤獨癥兒童的照顧者和專業工作者,往往面對經濟、情感、體力等方面的壓力,缺乏有效的社會支持系統。作為“星星的孩子”感恩音樂會的聯合主辦方,南京天佑兒童醫院希望通過本次活動喚起社會各界對孤獨癥家庭的關注,了解他們當前所承受的壓力和痛苦,消除隔膜和冷漠,共同為他們創建和諧、友愛、互助的社會空間,激勵他們以大無畏的勇氣和堅韌毅力陪伴孩子進行早期識別和康復治療,改善孤獨癥兒童的核心障礙,提升他們的社會適應性,使其最大限度地融入到主流社會生活之中。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記者 張冰晶
校對 王菲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