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積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調整窗口期。
最近有50多個城市公布了新一輪公積金調整方案,其中絕大多數城市上調了繳費基數的上限。這對于樓市,尤其是中小城市的樓市來說,是一個顯著的利好。
公積金新一輪調整開啟,事關1.5億人的錢袋子,你的公積金將如何變動?公積金調整主要有哪些方式?對不同人群有何影響?多個城市上調公積金繳費基數上限,背后有何深意,將如何影響樓市?
熱點新政背后,也給購房者帶來了一連串的問題和思考。
今天,關于這個問題,幸福熱議邀請了房產專家為大家答疑解惑,下面我們來看看本地房產專家怎么說。
Q1:2020年7月起,各城市公積金的主要調整有哪些?
一般每年6-7月份,全國各地可調整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繳存比例和月繳存限額。
7月1日起,2020年度,機關事業單位和職工個人繳存比例為12%;企業單位和職工個人繳存比例上限為12%,下限為5%。同一單位必須執行同一繳存比例。
2020年1月1日以后新參加工作的職工,以該職工參加工作后第二個月的工資收入計算其繳存住房公積金的月平均工資。2020年1月1日起新調入的職工,以調入后當月發放的工資收入計算其繳存住房公積金的月平均工資。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6月28日,全國已有廣州、天津、重慶、昆明、石家莊、烏魯木齊、南昌、南寧、合肥、青島、海口、三亞等53個城市發布了公積金繳費基數的調整方案。在這些城市中,49個城市上調了繳費基數的上限,其中,三沙市上調幅度最大,高達4245元;其次分別是泰州市和昆明市,上調幅度分別為3500元和3453元。
Q2:公積金的主要新變化有哪些?
@杭州仁本
變化一:7城實現互認互貸
公積金也可以跨區作業了!根據江蘇省徐州市最新規定,率先在淮海經濟區內的宿州、淮北、商丘、菏澤、棗莊、連云港、宿遷等7個已簽約核心城市開辦住房公積金貸款互認互貸,即繳存互認、貸款互貸。
變化二:增設電梯可提取公積金
公積金用途越來越寬!近日,武漢、宜昌、邢臺等地出臺規定,住宅區內加裝電梯,可以提取繳存人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余額。
變化三:提取程序越來越簡化
公積金雖然好,提取卻有煩惱。現在,這種煩惱正越來越少。日前,北京、深圳、南寧、湖州、濟南等多地都出臺了新規,簡化公積金提取手續。
變化四:公積金貸款期限延長
公積金貸款期限越長,還款壓力越小,對購房剛需群體來說,算是好消息。日前,成都提出,申請再交易房貸的,貸款期限最長為30年;武漢二手房購買者申請的公積金貸款期限可比細則調整前延長10年。
變化五:賬戶連續繳存半年以上方可申請貸款
根據規定,借款申請人申請貸款時應連續繳存住房公積金6個月(含)以上且本人住房公積金賬戶處于正常繳存狀態;或經中央國家機關住房資金管理中心(以下簡稱資金中心)審核同意,處于緩繳、封存或者退休銷戶狀態的繳存職工。
同時,借款申請人夫妻雙方無尚未還清的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和政策性貼息貸款。
變化六:調整公積金貸款額度
新政此次也同時調整了首付款比例。近日,不少城市根據本地樓市情況,調整公積金貸款額度,但有升有降。其中,揚州要求將住房公積金貸款最高限額從35萬元恢復至50萬元;無錫則將公積金貸款最高貸款額度從此前的50萬元降至30萬元。
Q3:除上調公積金繳存基數外,公積金還有什么特殊調整?
@中國經濟周刊
除了各地紛紛上調公積金繳存基數外,個別地區還對公積金提取等政策進行了優化。
例如,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布通知:自2020年7月1日起,2019年9月16日(含)后發放的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二手房評估費不再由借款申請人承擔,組合貸款由貸款受托銀行承擔,非組合貸款由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承擔,借款申請人已交納的二手房評估費予以返還。
同時,為方便申請人貸款還款,自今年7月1日(含)起,受理的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借款人,可以申請在每年1月和7月合同約定還款日使用本人住房公積金賬戶資金直接沖還貸款。也就是說,公積金賬戶余額可以直接用于還貸款,不用再提取至固定賬戶還款。
業內人士嚴躍進認為,此類規定客觀上體現了減費的導向,也使得公積金的貸款更加順暢。“北京的政策進一步體現了公積金貸款的便民思路。從單套住房的公積金貸款二手房評估費用看,大約為幾百元的成本。從今年疫情下的購房者角度看,類似費用節約是有積極作用的,至少減少了交易的壓力。”嚴躍進表示。
@中國新聞網
深圳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7月1日發布消息稱,深圳自2020年7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將階段性提高租房提取住房公積金比例。職工提取住房公積金用于支付房租的,2020年7月至12月每月可提取額由申請當月應繳存額的65%上調為80%。深圳預計將增加約25億元提取資金支持職工租房。
據了解,深圳2019年有176.8萬職工提取了167.9億元住房公積金用于租房。此次通過階段性提高租房提取額度,將進一步支持因受疫情影響有困難的職工緩解租房資金壓力,幫助職工渡過難關。
Q4:公積金繳費基數上限上調,對不同人群有什么影響?
@加鹽日記
這個問題可以分三類人群來看。
首先,第一類情況,高收入人群,受益最明顯。
以江蘇泰州為例,簡單算一筆賬,如果你的月薪是30000塊人民幣,超過了公積金的繳納基數上限21500元,則按照基數21500元繳納公積金,那么單位和你個人分別按最高12%的比例繳納的話,你和單位各需要繳納2580元,這些錢會加一塊,共5160元,放到你的公積金賬戶歸你了。
相比之下,上調繳納基數上限之后,你的公積金賬戶每月會多進賬840元,其實簡單說就是單位因此多給你交了420塊錢,時間久了會積累成一大筆錢。
有人可能會說,這樣一來每個月繳納的錢就多了,到手工資就少了,其實沒必要這么想,因為公積金賬戶里的錢最終還是歸你。
再說第二類人群,可能沒影響。
工資沒有超過本地基數上限,并且去年平均工資沒變化的人群,可能沒影響,你之前該交多少現在還是交多少。1.5億工薪族中,這類人群可能占比不小。
還有第三類人群,工資沒超過本地基數上限,但是去年平均工資漲了。
這種情況可以說,繳存金額會上漲,公積金會變多。但是跟這次調整沒關系,上漲是因為你的去年平均工資上漲了, 這是本來就該漲滴,也算是受益,但并不是受益于本輪基數上限的調整,一定要注意“上限”的意義。
Q5:怎樣評價多個城市上調公積金繳費基數上限?
@劉曉博說財經
很顯然,這是對樓市釋放政策利好,雖然力度不算太大。貸款對于樓市來說,有杠桿效應。而公積金貸款,由于利率非常低,就更具杠桿效應。
目前5年及以上期限公積金貸款利率為3.25%,而5年期LPR為4.65%,兩者相差140個基點。如果算上各地房貸利率上浮,差距一般是超過200個基點的。要知道,今年4月20日央行5年來力度最大的一次降息,也只降低了20個基點。所以,公積金貸款低利率的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
一線城市、強二線城市由于房價比較高,公積金貸款額度有限,在幫助市民購房時意義不太大。但對于弱二線和三四五線城市來說,公積金貸款真的可以幫到他們很多。
因此,公積金貸款方面的利好,對于一線城市、強二線城市來說,主要是政策意義上的利好,是心理上的利好。對于弱二線、三四五線城市來說,則是實實在在的利好,可以明顯影響到樓市。
Q6:公積金制度為何不能貿然取消?
@劉曉博說財經
過去半年,關于公積金的存廢問題再度引起廣泛關注。黃奇帆為代表的一方,主張廢除公積金制度,認為作用不大、還給企業增加了負擔。
公積金制度不算一個好制度,創立之初尤其不好。但最近這些年通過降低提取門檻,增加使用途徑,已經算是一個不太壞的制度了。 如果廢除,是可以的。但前提是:要成立住宅銀行,給首次購房者、改善型購房者、多生孩子家庭等,長期低息貸款,甚至部分是無息貸款。
總之一句話:讓老百姓從替代制度上獲得更多,而不是剝奪大家的利益。
不過目前來看,中央還沒有廢除公積金制度的打算。中共中央、國務院5月18日在《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里明確表示“改革住房公積金制度”,而不是廢除。
另據中國公積金年報:2019年,全國住房公積金繳存額23709.67億元;全年住房公積金提取人數5648.56萬人,提取額16281.78億元;發放個人住房貸款286.04萬筆,發放金額12139.06億元。
也就是說,住房公積金制度每年給房地產市場提供了1.2萬億的貸款,加上購房者的本金、商業貸款,撬動的資金在數萬億。此外,還有4000億以上的非貸款提取,要么用于租房,要么用于裝修,要么用于消費。
貿然取消公積金制度,意味著每年中國經濟突然失去數萬億的資金動能,負面影響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沒有對等的替代方案而貿然主張“取消公積金”,要么是作秀,要么是無知。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cxlpqp.cn